【譯文】 三秦之地護衛著巍巍長安,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蜀川。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多情的少年男女
2024-03-20
0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 王勃) 【原文】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
2024-03-20
【答案】 1.全詩采用倒敘手法。從結構上看,詩歌的前兩章具有重章復沓的特點。 2.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可望穿秋水,不見人影。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最后一句的含義是:因久候戀人不
2024-03-20
二、閱讀理解 1.這首詩采用了怎樣的敘述手法?從結構上看,具有怎樣的特點? 2.這首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義? 3.下列對《子衿》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
2024-03-20
【答案】 1.青青子衿,青青子佩 2.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3.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數線
2024-03-20
【常見考題】 一、理解性默寫 1. , ,一句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寫出了其相思縈懷之情。 2. , 的內心獨自,則通過夸張修辭技巧,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
2024-03-20
【寫法】 (1)采用倒敘手法。 (2)全詩除采用《詩經》慣用的重章疊句、一唱三嘆的表現手法。 (3)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通過心理描寫將主人公的熱切急盼之情和望穿秋水、音信全無之怨形象地展現了出來。
2024-03-20
【主題】 渴望與意中人來往相見,表達了深沉的思念。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數線等 中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 中考網
2024-03-20
【賞析】 《國風 鄭風 子衿》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全詩三章,每章四句。此詩寫單相思,描寫一個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當看到顏色青青的東西,女子就會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領和青青的佩玉。
2024-03-20
【譯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就此斷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城樓上埃一天不見你的
2024-03-20
04 子衿 【原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2024-03-20
【答案】 1.詩歌表達了作者對受奴役者的非人處境的同情以及他們對統治者的滿腔憤懣。 2.詩歌采用設問的形式,使詩篇顯得宛轉而有情致,同時也引人注意,發人深思,達到所謂不言怨而怨自深矣的效果。 3.設問的修辭手
2024-03-20
二、閱讀理解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詩歌的主旨。 2.這首詩以設問強化語言效果,請具體說明。 3. 式微式微,胡不歸 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結合詩意簡要分析。 4.這首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下列對《式微》詩句
2024-03-20
【答案】 1.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2.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平泥中? 3.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
2024-03-20
【常見考題】 一、理解性默寫 1.《式微》中運用設問的方式引出勞動人民在露水中勞作的艱辛的句子: , ? , ? 2.《式微》中寫出勞役者對統治者不滿,天晚還在泥水中勞作的句子: , ? , ? 3.《式微》
2024-03-20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www.huayef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