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31 19:15:20
照片中,鐘院士坐在嘈雜的餐車一角,他正在趕往武漢的高鐵上,面前擺著文件和電腦。又是行程滿滿的幾天,連軸轉的會議、奔赴疾控中心、上媒體直播,這樣高強度的工作恐怕年輕人也吃不消。
不少網友說,“聽見這個名字,猶如吃下定心丸”;但也有人表示,“年輕人也要趕快成長,鐘教授如此辛苦,除了敬意,怎能沒有愧疚?”
的確,照片之所以刷屏,因為它表達出了人們的復雜心情,這里面既有對這位高齡院士的崇高敬意,有對奮戰在一線的全體醫務工作者的敬意;也是在傳遞一種相信——在疾病面前對醫學科學研究者的相信,對戰勝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的相信,更是對廣大醫護工作者平安歸來的相信。
鐘南山院士,成為這場對抗肺炎戰役中的一個清晰身影。然而還有很多的醫護工作者,在藍色口罩和厚重的防護服下,被模糊成統一的形象。
人們或許辨別不清他們每一位的模樣,但崇高的醫師職業道德卻閃爍在每一位普通的醫護人員身上。
當醫護人員在發熱病房堅守432個小時夜以繼日,人們能感受到他們身心的疲累。當同濟醫院志愿者寫下“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的申請書,當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女醫生寫下現代版“與夫書”時,人們無不為之動容。
他們也是父母、孩子、伴侶,卻選擇在生命危險面前,兌現救死扶傷的諾言,承擔醫者父母的責任。
面臨危險,始見英雄,他們是真正的勇士,是隔在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墻。
防護服后凝重的眼神、堅毅的表情,與時鐘爭分奪秒的身影,凌晨時依舊燈火通明的醫院……這一切,讓這場戰役變得不再抽象。
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單單是政府部門或者醫務工作者的事情,它與我們每一個人都休戚相關。
謹遵醫囑,這四個字在此時格外具有分量。
平時熱衷養生、迷信野味滋補的人,要提高警惕,提升科學素養和醫療知識水平,尤其是在春節、春運期間人員流動性大,更不能輕視疫情。
無特殊事項不要去武漢,武漢市民盡量留在武漢,有疑似癥狀及時到醫院門診檢測,每個人加強防護戴上口罩,少去人群扎堆的地方,養成勤洗手、不吐痰的好習慣,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是在保護他人,保護那些奮戰在生死一線的廣大醫務人員!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