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31 19:15:20
他兩鬢斑白,滿臉皺紋,雖已高壽,但依然不忘被病痛折磨的人們。他像是一柱火炬,哪怕在生命的盡頭,也不忘散發余熱。他挺身而出,勇敢地逆行,奔赴疫情災區,帶領醫護人員,與病毒做抗爭,與死神爭分奪秒,毫不客氣地在他的鐮刀下搶走一個個生命,甚至冒著生命危險親自拯救重危病人。他的話猶如定海神針,讓中國成千上萬的人民看到了戰勝病毒的希望。
堅持真理,敢說真話
2003年,鐘南山堅持己見,發表不同于其他專家的觀點,最后被采納。
會后,有朋友悄悄問他:“你就不怕判斷失誤嗎?有一點點不妥,都會影響院士的聲譽。”鐘南山平靜地說:“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則受害的將是患者。”
樂觀積極,心態良好
鐘南山院士說:做人要有四“樂”。第一“樂”:知足常樂;第二“樂”:自得其樂;第三“樂”:助人為樂;第四“樂”:苦中求樂。
鐘院士說:“1971年我下鄉搞科研時,在竹料鎮,過年也不能回家。我就買了點花生、糖,大家在油燈下坐著。我當時就跟大家講,我們現在是這樣,以后會好的,要懂得憧憬美好的未來。”
強身健體,健康第一
其實很早就曝出鐘院士身體素質非常好,2015年時有記者采訪時,鐘院士和記者一起爬步梯上十多層樓,結果到第七層樓時記者就跟不上了,之后記者采訪得知,鐘院士一直都有鍛煉的習慣。
時評精選
危難之中顯身手:一個偶像級英雄的兩次“逆行”
來源:央廣網 作者:郭長江
眼下,全國各地都在集中精力、全力以赴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當人們從電視、廣播等各新聞媒體中了解和掌握基本防控知識時,“鐘南山說動才動”“如何洗手要聽鐘南山”“鐘南山教你正確摘口罩”等等,逐漸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的導引。一時間,鐘南山也成為了近期的“偶像級英雄”。在民間還流傳著:“火神山雷神山鐘南山‘三山’鎮毒,醫者心仁者心中國心萬眾一心”的勵志對聯等。
他臨危受命,親臨湖北武漢抗擊“疫”情最前線,擔任專家組組長,指導醫治及防護工作。作為國內外呼吸病防控治療領域的翹楚,鐘南山不僅在病理學、流行病學等知識領域學識淵博,貫通中西,甚至連如何洗手、戴口罩等生活細節也要親自示范、普及。尤其是當他看到疫情防控難度增加時,他眼含淚花,看到他苦口婆心勸導人們一定要尊重醫學、尊重知識、加強自我隔離時,人們對這個80多歲的耄耋老人油然而生一種深深的敬意;當看到他四處奔波,在高鐵上勞累到靠著座位靠背熟睡時,很多網友心疼地直呼要他保重身體。正是這樣一個可愛、可敬,對事業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老人和無數個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構成了保護人民身體健康的“脊梁”。
危難之中顯身手。鐘南山院士帶領他的團隊不辭辛苦、殫精竭慮為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一幕幕,為全國醫療界戰勝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同樣也讓全國人民再次記住了“鐘南山”這個名字。
一個偶像級英雄的誕生,不僅在于他的非凡業績、過人的智慧,還在于他對祖國、對人民健康事業滿腔熱忱、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地付出。這樣的英雄,才是我們的民族引以為豪、不斷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的棟梁,才無愧于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鐘南山的一舉一動代表著中國無數優秀知識分子的形象。相信有一天,當我們最終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時,鐘南山的形象,以及對于科學知識的不懈探索和追求,對于中國人的責任和擔當精神,必將成為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新偶像和人生奮斗目標,會不斷激勵著他們用青春、熱血和生命,護佑著祖國和人民的安寧。
到那時,已做過一次支架手術的鐘南山又該是怎樣的一個心境呢?
84歲的鐘南山,為什么刷屏?
來自:光明日報 作者:孫小婷
84歲,耄耋之年,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他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不禁讓網友慨嘆:“大國重器,國士無雙。”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