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編輯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10-03 09:52:34
孩子不知道為什么而學
孩子可能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為什么而學?更多的是為了在中考中取勝,進入好高中,為將來考入好大學做鋪墊。這應該基本上是所有人的目的所在。
三年時間說長似乎不長,但是說短似乎也不短,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足夠的動機,很多人是在消沉中度過,等到初三當前,甚至是中考當前的時候,才突然醒悟,我要考個好大學,那個時候似乎有點晚了?保持好精力,有足夠學習動機和目標,這是第一步。
好習慣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好習慣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想起這句話,自然會想到是有很多孩子也吃虧在這上面,做事拖拉,不細心,一知半解就放棄,等等,各方面形成的習慣,直接影響這最后的成果。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在初一起始,就應該嚴格要求孩子,好好做好每一步。
在初中的學習中,很多孩子還會在情緒、思想、或者行動上缺乏主動性。這也是非常不好的一點。我覺得初中的學習中要保持好的精神狀態,精神飽滿,情緒好,然后在行動上主動些。我覺得老師是喜歡主動的孩子,也更愿意教更多的東西給他們。如果孩子等著灌輸或者打一鞭子走一步,我想學習的效果肯定不會好到哪里去。
好高騖遠、不重基礎要吃虧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好高騖遠,不重視基礎。在普通題上失分,或者耗費時間過長,主要還是對基礎掌握不牢固,或者說不熟練導致的。真正的成績好,是基礎一分不丟,難題逐個擊破。如果想達到這樣,還是得從日積月累的基礎開始,踏踏實實學習。好高騖遠最悲慘的是最終一腳踏空,失分過多。
在中考前夕,很多學校的老師對學生說的就是,你們不用再做題,回去好好翻翻課本,做做課后的習題,看看基礎的東西。我想這還是說明一些東西,中考畢竟很多都是基礎題,丟基礎去挖高大上的,實不可取的,更何況難題也是建立在基礎之上的。
結語
在孩子初中三年中,父母要做的是陪孩子、督促孩子走好每一步,在出現狀況時及時的幫助孩子調整,甚至有些時候幫孩子參考和選擇一些道路。初中三年不是只有進校,和初三中考一年,它是一個息息相關、環環相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老師和父母都充當著必要的因素,誰都是缺一不可的。
很多媽媽在孩子進入初中之后,選擇了全職,來照顧孩子起居生活。這種選擇很多人覺得是不必要的,我覺得根據自己家庭來做選擇。只要你能做到陪伴,其實全職否,并不重要,因為陪伴不是讓你分分秒秒死盯著,那樣誰都會反感的。
陪伴不是陪著生活,我更看重的是陪伴學習。生活的東西誰都能做到,但是這些方面的促進卻是其他人所做不了的。如果遇著一個不負責任的老師,那么更加的體現父母的重要性。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