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9-30 16:08:14
作文十:噪音污染:無聲的傷害
提到污染,人們往往會想到渾濁的河水、灰蒙蒙的天空,卻很少有人注意到“噪音”這個“隱形殺手”。無論是清晨工地的轟鳴聲、馬路上汽車的鳴笛聲,還是夜晚鄰居家過大的電視聲,這些無處不在的噪音,正以“無聲”的方式傷害著我們的生活和健康。作為初中生,我們更應該認識到噪音污染的危害,學會守護安靜的生活環境。
噪音污染對我們的影響,遠比想象中更深遠。首先是對身體健康的傷害:長期處于噪音環境中,會導致聽力下降,甚至引發耳鳴、耳聾;還會影響神經系統,讓人變得煩躁、焦慮,難以集中注意力。有一次,我家樓下進行管道維修,機器轟鳴聲從早到晚不停歇,那幾天我寫作業時總是心煩意亂,連最簡單的題目都要算好幾遍,晚上也因為噪音難以入睡,白天上課精神萎靡。這讓我真切體會到噪音對學習和生活的干擾。除了生理上的傷害,噪音還會破壞生活的幸福感:原本寧靜的小區,因為廣場舞的高分貝音樂變得嘈雜;本該安靜的圖書館,因為有人大聲喧嘩失去了學習的氛圍。這些都讓我們的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生活中的噪音來源五花八門,但很多都與我們的行為息息相關。比如,有些同學在走廊里追逐打鬧、大聲喧嘩,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有些司機遇到堵車時隨意鳴笛,加劇了道路的噪音污染;還有些人在休息時間裝修房屋、播放音樂,不顧及鄰居的感受。這些看似“小事”的行為,疊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嚴重的噪音污染。但只要我們有意識地改變,就能有效減少噪音的產生。
面對噪音污染,我們初中生可以從自身做起,成為“安靜環境的守護者”。在學校里,我們要遵守紀律,不在教室和走廊里大聲喧嘩,課間活動時選擇安靜的游戲;在家里,我們要提醒家人控制電視、音響的音量,裝修時避開鄰居的休息時間;在公共場所,我們要文明出行,不隨意制造噪音,看到有人大聲吵鬧時禮貌勸阻。去年,我們班級制定了“安靜自習公約”,大家互相監督,自習課上即使掉一根針都能聽見,學習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同時,我們還向學校建議在走廊里張貼“輕聲慢步”的標語,讓更多同學意識到安靜的重要性。
安靜的環境是生活的“調味劑”,它能讓我們靜下心來學習、思考,感受生活的美好。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用自己的行動抵制噪音污染,為自己、為他人創造一個寧靜、舒適的生活空間。畢竟,只有在安靜的環境里,我們才能更好地傾聽內心的聲音,感受世界的溫柔。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