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9-30 15:54:00
作文五:垃圾分類:讓資源循環利用
“同學,你的廢紙應該放進可回收物垃圾桶,不是其他垃圾哦!”每天午餐后,學校的垃圾分類督導員都會在垃圾桶旁提醒大家。起初,很多同學都分不清“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經常把塑料瓶扔進廚余垃圾桶,把果皮扔進可回收物桶。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大家漸漸掌握了分類方法,垃圾桶旁的混亂景象也消失了。這件事讓我明白,垃圾分類不是“多此一舉”,而是讓資源循環利用的關鍵,更是我們初中生踐行環保的重要一課。
垃圾分類的核心意義,在于“變廢為寶”,減少資源浪費。很多我們以為的“垃圾”,其實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資源。比如,每回收1噸廢紙,就能節省17棵大樹,減少約1.2噸的垃圾填埋量;每回收1噸塑料瓶,就能節省約7.4桶石油。去年,班級里開展了“垃圾分類小達人”活動,我們把收集到的廢紙、塑料瓶賣給廢品回收站,用換來的錢買了圖書和綠植,捐給了山區的小朋友。這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資源循環”的樂趣,更讓我們明白,垃圾分類能讓“垃圾”發揮新的價值。反觀那些不分類的垃圾,它們要么被埋進土里污染土壤,要么被焚燒產生有毒氣體,既浪費了資源,又破壞了環境。
或許有人會覺得,垃圾分類很麻煩,需要花時間區分不同的垃圾。但其實,垃圾分類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復雜。記住“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類,再結合生活常識就能輕松掌握:紙類、塑料、玻璃、金屬屬于可回收物;剩菜剩飯、果皮、菜葉屬于廚余垃圾;電池、過期藥品、油漆桶屬于有害垃圾;剩下的難以回收的垃圾,就歸為其他垃圾。在學校,我們可以通過班級的垃圾分類知識競賽鞏固記憶;在家里,我們可以和家長一起制作分類垃圾桶標簽,互相監督。久而久之,垃圾分類就會變成一種習慣,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
垃圾分類不僅是一種環保行為,更是一種責任。作為初中生,我們是未來的主人,更應該學會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垃圾,為地球減輕負擔。當我們把廢紙投進可回收物桶時,就是在保護森林;當我們把電池投進有害垃圾桶時,就是在保護土壤。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認真做好每一次垃圾分類,讓資源循環利用,讓地球更美麗。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