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8-20 23:24:07
作文三:贈送知識的永恒價值
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業,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理念。他放棄大學教授的優厚待遇,到鄉村創辦曉莊師范,讓農民的孩子也能接受教育。他贈送出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改變命運的希望。而這些被他點亮的生命,又將知識傳遞下去,讓教育的火種不斷燃燒。這告訴我們:贈送知識是最永恒的價值,它能跨越時空,改變無數人的命運。
東漢經學家鄭玄,一生潛心治學,門徒數千。他不僅注解了《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還將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弟子。他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這種對知識的贈送,讓儒家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而他也成為“經神”,被后世學者敬仰。正如他在《誡子書》中所強調的,知識的贈送是“立身之本”,能讓生命獲得永恒的意義。
當下,有人認為知識是“私有財產”,卻不知知識的價值在于傳播。就像錢學森,回國后創辦力學研究所,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技人才,將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奠定了基礎;就像于漪老師,在語文教育崗位上耕耘六十多年,寫下數百萬字的教育論著,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讓無數語文老師受益。他們的故事證明:贈送知識不是失去,而是讓知識在傳播中增值,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贈送知識的永恒力量,在于讓我們在傳承中推動文明進步。當我們像陶行知、鄭玄那樣,慷慨地分享自己的知識,終將發現:知識在贈送中會不斷生長,成為照亮人類前行的火炬。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