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5-04-04 22:33:06
3、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1)摩擦起電:
定義: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
背景:
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電子組成的,原子核的質量比電子的大得多,幾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質量,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電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繞核高速運動。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其中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
在各種帶電微粒中,電子電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們把最小電荷叫做元電荷,通常用符號e表示。任何帶電體所帶電荷都是e的整數倍。6.25×1018個電子所帶電荷等于1C。
在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與核外所有電子總共帶的負電荷在數量上相等,整個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對外不顯帶電的性質。
原因:由于不同物質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兩個物體相互摩擦時,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弱的物體,要失去電子,因缺少電子而帶正電,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強的物體,要得到電子,因為有了多余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
注意:①在摩擦起電的過程中只能轉移帶負電荷的電子;
②摩擦起電的兩個物體將帶上等量異種電荷;
③由同種物質組成的兩物體摩擦不會起電;
④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電荷,只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但電荷總量守恒。
能量轉化:機械能-→電能
(2)接觸帶電:物體和帶電體接觸帶了電。(接觸帶電后的兩個物體將帶上同種電荷)
(3)感應帶電:由于帶電體的作用,使帶電體附近的物體帶電。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