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10-18 00:02:31
土耳其的凱末爾革命
1、凱末爾革命
(1)革命背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斯曼土耳其參加德國一方作戰,遭到慘敗。戰后,腐朽的土耳其素丹政府不得不接受協約國提出的《色佛爾條約》。根據條約,4/5的土耳其領土要被瓜分,只保留安卡拉與黑海之間的一小塊地方。更嚴重的是,當時土耳其的經濟已瀕臨崩潰邊緣,民族危機迫在眉睫。
為了維護民族獨立和領土完整,避免被進一步瓜分,凱末爾領導土耳其人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民族解放運動。
(2)革命的經過:
(1)1921年初,凱末爾組建了土耳其國民軍。
(2)1922年,國民軍打敗由英國裝備的希臘軍隊,俘虜希臘軍總司令,迫使協約國與土耳其簽訂停戰協定。
(3)1923年7月,土耳其與協約國在瑞士的洛桑重新簽訂了《洛桑條約》,廢除了《色佛爾條約》中的一些不平等條款,保持了土耳其的領土完整和國家主權。
2、凱末爾的改革:
(1)時間: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宣布為共和國,凱末爾當選為第一任總統。
(2)改革內容:
廢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實行政教分離,確立國民議會的立法權;廢除男女不平等的規定,提高婦女地位;效仿蘇聯,統一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擴大世俗教育,規定學校必須傳授西方科學技術;實行文字改革,以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3、凱末爾革命的歷史意義:
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一次勝利。它鞏固了國家獨立,結束了落后的封建統治,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復興的道路。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