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09-22 20:55:00
【第八課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
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
2、時間:1914到1918
3、兩大軍事集團的斗爭
4、開始: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
5、交戰雙方:同盟國、協約國
6、主要戰場:歐洲三條戰線:東線:俄—德、奧匈;南線:塞—奧匈;西線:英法—德(主要戰線)。
7、主要戰役(轉折點):西線—凡爾登戰役(交戰雙方:法、德)特點:一戰中最殘酷的戰役,被稱為“絞肉機”“地獄”“屠場”。
8、新式武器:毒氣、坦克、戰艦、飛機。
9、推動結束的事件:(1)美國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2)俄國爆發十月革命,退出一戰。
10、結束:1918年11月,德國投降,同盟國戰敗。
11、性質: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
12、影響:(1)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2)改變了世界格局,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
13、啟示:珍愛和平,反對戰爭
14、戰爭客觀上推動了科技的發展,科技加劇了戰爭的災難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