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09-21 22:44:39
十八、講述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故事,體會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知道遵義會議,認識其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地位
紅軍長征
1.原因: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2.開始:1934年10月,紅軍從江西瑞金等地被迫開始長征。
3.遵義會議:1935年,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
4.戰役:遵義會議后,紅軍四渡赤水,佯攻貴陽,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渡過金沙江,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突破臘子口,進入甘肅。
5.兩次會師: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帶領中央紅軍到達陜甘革命根據地的吳起鎮,與陜北紅軍會師;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6.意義: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