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整理 2024-03-21 11:11:48
【答案】
(一)填空題
1.唐 岑參 高適
2.詠雪 送別 惜別
(二)簡答題
3.雪花給樹木披上銀妝,仿佛突然刮起強勁的春風,一夜之間催開了萬樹的梨花。
4.抒發了雪中送友的真摯感情及因友返京而產生的調悵之情。
5.①修辭美:以“春風”喻“北風”,以“梨花”喻“雪花”,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雪來得突然且鋪天蓋地,又把冬天寫出了春意,情調樂觀而昂揚,雄奇明麗,新穎獨特,落筆傳神。
②意境美:營造出了極富浪漫色彩的壯美情境,體現了作者詩歌的豪放風格。
6.(1)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第一句描繪了沙漠縱橫交錯著無邊風雪的畫面,對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作了總結;第二句寫了天空中布滿慘淡的陰云,引出詩人為友人長途跋涉而產生的擔憂之情,由此自然轉入下文的送別。
(2)“忽如”二字用得極妙,不僅寫出了“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而且再次傳神地寫出了詩人驚喜好奇的神情。
(3)情景交融。
(4)山路盤旋曲折,已看不見友人離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馬蹄的足跡。
(5)雪花給樹木披上銀妝,仿佛突然刮起強勁的春風,一夜之間催開了千樹萬樹的梨花。
(6)這句話以南方梨花盛開比喻北方雪壓冬林,景象極為神似,頗有浪漫色彩。
(7)最后兩句寫出行人身影已經消失,詩人還在深情目送,凝視雪地上的馬蹄印,惜別之情躍然紙上,極為動人。
(8)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由詠雪過渡到送別。手法上,運用對偶、夸張和寓情于景的寫法,寫出了天寒地凍、愁云滿天的景象,表達了對友人的擔憂之情。
(9)寫友人已去而詩人佇立遠望的情形,表現了詩人依依惜別和無限惆悵的心情。
(10)以“雪”為線索;描繪了邊塞飛雪圖、軍營酷寒圖、軍中餞別圖、雪地送別圖。
(11)從視覺角度看,紅白相襯,互相映襯,色彩鮮明。
(12)是對行者留戀、難舍,或為其“長路關山何時盡”而發愁,或是為自己歸期未卜而惆悵等。
(三)選擇題
7.B
(四)對比閱讀
8.(1)zhuó (2)xiù 9.C
10.(1)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給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美味可以享用。(2)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1.(1)示例一:依依惜別 示例二:無限惆悵
(2)示例:負篋曳屣求師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