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11-09 11:05:26
4.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煬帝恃此富饒,所以奢華無道,遂致滅亡。
5.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人民對安居樂業生活的追求。請結合本文談談你從中獲得了哪些啟示。
答案:
1.凡理國者/務積于人/不在盈其倉庫。
2.A項中兩個“乃”分別為:①副詞,表轉折,卻;②副詞,竟,竟然。B項中兩個“而”均表轉折關系,譯為“卻”“可是”。C項中兩個“之”分別為:①音節助詞,句中補足音節,可不譯;②結構助詞,的。D項中兩個“其”分別為:①代詞,“他的”;②代詞,代指“桃花源”。
3.(1)愛憐 (2)等到 (3)計算 (4)只是
4.隋煬帝依仗著隋文帝留給他的富饒,因此奢華浪費、揮霍無度,導致國家滅亡。
5.示例:統治者要愛民,要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參考譯文】貞觀二年,唐太宗對黃門侍郎王珪說:“隋朝開皇十四年遇到大旱,百姓大多忍饑挨餓。當時國家糧倉貯存甚豐,可是朝廷竟不肯用糧食賑濟災民,卻下令讓老百姓自己尋找糧食,隋文帝不愛惜百姓卻吝惜糧食,到了隋朝末年,統計糧倉貯存的糧食,足夠五六十年之需。隋煬帝依仗著隋文帝留給他的富饒,因此奢華浪費、揮霍無度,導致國家滅亡。隋煬帝亡國,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大凡治理國家的人,首要的任務在于涵養民生,不在于充實糧倉。古人告訴(后人)說:‘老百姓不富足,國君又怎么能夠富足呢?’只要倉庫的儲備足以對付災年,貯存再多糧食又有什么用呢!國君的后代如果賢明,他自然可以保住江山;如果他昏庸,即使糧食滿倉,也只是助長他奢侈浪費的習氣而已,這是國家危亡的禍根。”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