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受精作用的場所是(輸卵管),胚胎發育的場所是(子宮)。5.生物分類單位中,由大到小排列:(界,門,綱,目,科,屬,種),基本單位是(種)。6.酸奶和泡菜利用了(乳酸菌),面包.饅頭的制作利用了(酵母菌)。9.既儲存了主要的遺傳信息,又對細胞的生命的活動起著控制作用的是(細胞核)。11.產生精子和卵細胞的生殖器官分別是(睪丸)和(卵巢)。12.魚離開水一段時間就會死亡,因為(生物依賴環境)。13.在一個生態系統中,數量最多的生物是(生產者——綠色植物)。15.生物進化的總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17.用保鮮袋儲藏新鮮蔬菜,原因是(抑制呼吸作用)。18.受精卵細胞中的性染色體類型可能是(XX或XY)。20.短時間內大量繁殖植物體植株的方法是(組織培養)。21.人體的結構層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植物的結構層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22.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雌蕊和雄蕊,合稱花蕊)。23.刷牙時牙齦常出血是患上了(壞血病),原位是(腎小球)。24.如尿液中含有紅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病變部21.泌尿系統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腎臟)。26.哺乳動物最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哺乳,體表多被毛)。28.細胞核中的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的包含關系:(基因>DNA>染色體)30.單子葉植物(小麥、水稻、玉米等)的種子,營養物質儲藏在(胚乳),雙子葉植物(大豆、花生等)的種子,營養物質儲藏在(子葉)中。31.種子植物,(子房)發育為果實,(胚珠)發育為種子。32.接種的疫苗屬于(抗原),注射的血清屬于(抗體),都產生(特異性免疫)。33.生物體能由小長大是因為(細胞的分裂和生長)。34.與動物相比,植物細胞多了(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35.植物體的營養器官是(根、莖、葉),生殖器官是(花、果實、種子)。36.植物的四大基本組織是(保護、營養、分生、輸導),動物和人體的四大基本組織是(上皮、結締、肌肉、神經)。37.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主要有(腐生細菌、真菌、蚯蚓)。38.種子的主要結構是(胚),完整的種子才能萌發。39.根尖中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40.根毛細胞吸水的條件是(細胞液濃度>周圍溶液濃度)。42.光合作用的實質是(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43.生物在食物鏈中所處的地位越高,體內積存的有毒物質(越多)。44.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45.人體各種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食物中的(糖類)。46.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中,數量最多的是(紅細胞),能吞噬病菌的是(白細胞),能止血凝血的是(血小板)。47.動植物和人的呼吸作用,都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并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49.尿的形成過程,包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囊的重吸收)作用。48.被腎小管重吸收的物質有(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無機鹽)。49.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神經細胞)。50.完成人體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元、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元、效應器)五部分。51.人類特有的大腦皮層功能區是(語言中樞),因此人類能對(語言文字)產生條件反射。52.視覺的最終形成部位是(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聽覺的最終形成部位是(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53.視覺感受器是(視網膜),聽覺感受器是(耳蝸)。54.幼兒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癥);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癥)。55.長骨的結構包括(骨膜、骨質、骨髓),骨折后有修復功能的是(骨膜)。56.控制父母性狀的基因,通過(生殖細胞)傳給后代。60.魚能生活在水中,最重要的特征是(用鰓呼吸,用鰭游泳)。61.引起傳染病的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都屬于(病原體),正患病的人或動物都屬于(傳染源)。62.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產物是(淀粉和氧氣);呼吸作用不需要光,產物是(水和二氧化碳)。63.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適量的水分)。64.人體內靜脈血變為動脈血,由(肺的換氣)實現;動脈血變為靜脈血,由(組織內的氣體交換)實現。65.蔬菜水果堆放久了,引起發熱的原因是(呼吸作用釋放能量)。66.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為(麥芽糖),徹底消化后,產物是(葡萄糖);蛋白質被徹底分解后,產物是(氨基酸);脂肪被徹底分解后,產物是(甘油和脂肪酸)。67.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膽汁),它由(肝臟)產生。68.輸血時,以輸同型血為原則。如A型血的病人,應為他輸入(A型血)。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