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2-28 10:56:30
初中歷史知識點:“世界警察”
。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世界老大哥的唯一對手消逝了,從此美國大行霸權主義。憑著目前世界第一的軍事實力,美國軍力擴張,在世界大多數國家駐軍,欲當第二維和部隊。
“國際警察”的主要“業績”:
1.1950年,聯合國指派美國人為聯合國軍司令,越過三八線開始進入朝鮮作戰,10月19日聯合國軍占領朝鮮首都平壤。
2.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遭到全世界的反對。聯合國批準由美國為首的多國聯合部隊以為恢復科威特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進行的戰爭,幫助科威特擊退伊拉克入侵者。
3.1993年10月3日聯合國維和部隊中的美軍在索馬里維和,幫助聯合國在索馬里捉捕軍閥匪首艾迪德,因情報不準確和低估敵人實力導致了18名美軍士兵喪生。后因國內反對聲浪,克林頓下令從索馬里撤軍,這是聯合國維和部隊為數不多的正義行動卻以失敗而告終。
4.1999年,塞爾維亞共和國內亂,塞國領導人屠殺科索沃平民,北約向南聯盟發出最后通牒。3月24日,北約發動了對南聯盟的空中打擊,科索沃戰爭爆發。
5.2001年10月7日,經聯合國授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軍對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發動戰爭,其為美國對911恐怖襲擊事件的報復,同時也標志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聯
6.2003年3月20日,以美英為主的聯合部隊在未經聯合國授權下正式宣布對伊拉克開戰。澳大利亞和波蘭的軍隊也參與了此次聯合軍事行動。美國等國家對伊拉克開戰的主要理由是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踐踏人權的行徑。戰后美國成功推翻薩達姆政權,卻沒有找到所說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7.2011年3月19日,聯合國授權以美國領導的北約實施“奧德賽黎明”行動,位于地中海的導彈驅逐艦巴里號向利比亞發射戰斧式巡航導彈。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