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來源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22-01-14 11:17:46
	  中考網整理了關于2021年河南中考作文寫作解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作文題目:
	
	  校報《芳草地》舉辦征文活動,圍繞“開始”這一話題給出了兩個作文題目,請任選一個,寫一篇作文,向《芳草地》投稿。(50分)
	
	  請以“從 ……開始”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向“成長足跡”欄目投稿。(本處選擇其中一個題目。)
	
	  /
	
	  要求:
	
	  ①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內容,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真題詳解
	
	  圖片
	
	  1. 命題動向
	
	  2021年河南中考作文穩中有變,依然沿用2020年二選一的指定文體寫作,但命題的形式卻發生了悄無聲息的變化。
	
	  正如本次寫作的話題“開始”一樣,是作文命題新轉型的開始,是情境任務驅動型作文命題的探索、嘗試,而任務驅動型作文正是向高考作文命題方式的靠攏。
	
	  試題創設了校報征文的情境,提供“成長足跡”和“生活哲思”兩個欄目,讓學生投稿,貼近學生實際,注重生活體驗和思維發展。
	
	  終點也是起點,在初中階段即將結束的時刻,給學生拋出“開始”的話題,既引領學生回顧成長歷程,也是對新征程如何開始的引導,可謂用心良苦。
	
	  2.立意選材
	
	  以“從……開始”為題,實質是半命題作文。有了“成長足跡”欄目投稿的要求,命題就變成了“成長從……開始”,題目隱含要求要能讀出來。欄目包含了限制性信息,確定了主題方向,不容忽視。
	
	  其實,我們可以發現,河南中考還是圍繞著“我”在說事,引導學生關注自身成長。“成長”意味著一個走向成熟,擺脫稚嫩的過程,是自身不斷變得更好更強更成熟的過程。鑒定是否成長是看一個人的思想認識和行為舉止。
	
	  因此,我們要思考:
	
	  自己的思想認識、行為舉止發生變化的起點、誘因是什么?
	
	  哪件事、哪個人、哪句話、哪個動作、哪個眼神、哪本書、哪支樂曲……觸動了自己,推動自己向更好更強改變?
	
	  自己的改變經歷了哪些狀況或階段?
	
	  成熟的具體表現是什么?
	
	  想清了這些,補全題目就容易了。
	
	  題好一半文,補全了題目,老師一看,就知道你讀懂了寫作背景,扣住了作文主題。我們可以補充的詞語有“現在”“當下”“腳下”“挫折”“失敗”“心”“溝通”等。當然這些,屬于顯而易見的,所以可以讓自己的思維再進一層。
	
	  我們不妨選擇一個短語,補題越細,作文反而越好寫,不僅可以使題目新穎雅致,更容易激活寫作素材。
	
	  如“從學會傾聽開始”;“從你離開我的那天開始”寫父母去南方打工自己獨立成長的心路歷程;“從你黯然落淚的那一刻開始”,“黯然落淚”勾起的可能是一段生活往事,一個生活場景;
	
	  再如“從讀懂你燦爛的微笑開始”,我們眼前出現的或許是老師鼓勵贊許的笑容,或許是電視劇《覺醒年代》中陳延年、陳喬年走向刑場時面帶微笑的堅定從容……
	
	  要寫一段自己成長中的經歷,注重通過具體的場景、細節表現自己的成長,注意要選擇小細節彰顯大主題,通過小事件寫出自己的成長感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篇優秀范文吧!
	
	 
	  相關推薦:
	
	   2022年中考體育考核注意事項及訓練方法匯總
	
	   2022年全國各省市中考報名時間匯總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2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