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5-08 11:25:19
	
	
	01
	
	"以"
	
	1.(動詞)認為,以為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兩小兒辯日》
	
	以為妙絕。 ——《口技》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公輸》
	
	2.(介詞)表示所用的工具、方法,憑借的條件等
	
	①可譯為“用”“拿”。
	
	歷歷在目,以億萬計。 ——《山市》
	
	徐噴以煙。 ——《童趣》
	
	蒙辭以軍中多務。 ——《孫權勸學》
	
	②可譯為“靠”“憑”“憑借”。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唐雎不辱使命》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可譯為“按照”。
	
	策之不以其道。 ——《馬說》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必以信。——《曹劌論戰》
	
	3.(介詞)起提賓作用,可譯為“把”
	
	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 ——《童趣》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論語》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傷仲永》
	
	4.(連詞)表示因果關系,可譯為“因”“因為”
	
	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馬》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第一個“以”) ——《送東陽馬生序》
	
	以中有足樂者。 ——《送東陽馬生序》
	
	5.(連詞)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而”,也可不譯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觀滄海》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送東陽馬生序》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隆中對》
	
	6.(連詞)表示修飾關系,可譯為“而”“來”?也可以不譯
	
	近岸,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記》
	
	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送東陽馬生序》
	
	俯身傾耳以請。 ——《送東陽馬生序》
	
	7.(連詞)表目的的關系
	
	①可譯為“來”“用來”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觀滄海》
	
	②可譯為“以致”。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以傷先帝之明。 ——《出師表》
	
	8.(助詞)表示時間、方位的界限或范圍,用法同現代漢語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答謝中書書》
	
	自既望以致十八日為盛。 ——《觀潮》
	
	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 ——《陳涉世家》
	
	9.(副詞)通“已”,已經
	
	固以怪之矣。 ——《陳涉世家》
	
	02
	
	“為”
	
	一、讀作wéi時
	
	1.(動詞)做,干
	
	為宮室、器皿、人物。 ——《核舟記》
	
	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 ——《醉翁亭記》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出師表》
	
	2.(動詞)當,擔任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孫權勸學》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
	
	項燕為楚將 / 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 ——《陳涉世家》
	
	3.(動詞)筑,造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陳涉世家》
	
	公輸盤為我為云梯。(第二個“為”) ——《公輸》
	
	4.(動詞)題,寫
	
	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傷仲永》
	
	5.(動詞)看作,當成,當作,結為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論語》
	
	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
	
	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童趣》
	
	6.(動詞)成,成為
	
	棄其杖,化為鄧林。 ——《夸父逐日》
	
	卒之為眾人 / 不受之人,且為眾人。 ——《傷仲永》
	
	得為眾人而已耶? ——《傷仲永》
	
	7.(動詞)以為,認為
	
	孰為汝多知乎?(同“謂”,說) ——《兩小兒辯日》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孫權勸學》
	
	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口技》
	
	8.(動詞)是,表判斷
	
	始悟為山市。 ——《山市》
	
	此何遽不為福乎? ——《塞翁失馬》
	
	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兩小兒辯日》
	
	9.(名詞)心理活動,心情
	
	或異二者之為。 ——《岳陽樓記》
	
	10.(助詞)表示疑問語氣
	
	父子何命焉為? ——《公輸》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