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4-10 16:47:14
7.沒有生而英勇,只有選擇無畏
央視等媒體都使用過這句話。這個標題適用于“勇敢”、“英雄”、“逆行”等主題,可以表達這樣的意思:這個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面對未知兇險,每個人都會心懷恐懼,但出于責任和擔當,有些人選擇了無畏逆行,這就是英雄——曾經恐懼并最終戰勝恐懼的人。
8.同心戰“疫”,同“屏”共振
這個標題,適用于寫抗疫中互聯網的作用。面對疫情,互聯網及時發布辟謠消息,穩固輿情;淘寶、京東等平臺整頓違規漲價的商家,穩定物價;線上教育開展網上教學,為不能出門的孩子提供學習的途徑……總之,如果寫作文立意涉及這方面,就可以用“同心戰‘疫’,同‘屏’共振”充當標題。
9.抗疫陣前,每個人都應“躬身入局”
“躬身入局”出自于曾國藩的名言:“天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必須躬身入局,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意思是面對大事,置身其外議論指點,并無作用,必須參與其中,敢于擔當,才可能做好事情。面對席卷各地的疫情,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應該“躬身入局”,做好分內的事情。如果寫作文要表達這個意思,就可以用“抗疫陣前,每個人都應躬身入局”做標題。
10.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
“上下同欲者勝”,出自《孫子兵法》,后一句“風雨同舟者興”是后人所加。正所謂“人人欲戰,則所向無前”,只要上下同欲,就沒有過不了的坎,就一定可以戰勝災難,讓這片經歷過磨礪的土地春暖花開,欣欣向榮。
11.舌尖上的淪陷
這個標題化用自著名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適用于“尊重自然”、“拒絕野味”等主題。據專家介紹,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源于野生動物。這個消息并不意外,因為早在2003年非典時,專家已經知道中間媒介就是野生動物果子貍。兩次血的教訓,告誡我們,一定要尊重自然,拒絕野味,莫讓城池的淪陷,始于舌尖上的淪陷!
12.多難興邦,共克時艱
當年汶川地震,溫總理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這四個字。而無論是地震突發,還是疫情來襲,每一次災難,都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禮,是對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面對災難,上自領導人,下至民眾,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地不分南北,人無論老幼,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炎黃子孫的心都連在一起,真正做到了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也使中華民族精神得到進一步升華。寫作文要表達這個主題,可以用“多難興邦,共克時艱”做標題。
13.凜冬散盡,星河長明
這個標題,適用于“堅定抗疫信心”、“戰疫終將勝利”等主題,表達了必勝的信念和樂觀的期許。用于作文時,可以略作改編,變成“戰疫必將勝利,春天不會缺席”、“櫻花將燦,霧盡風暖”等形式。
類似的題目還可以用:守得云開見月明。語出《水滸傳》,這個標題適用于“堅持抗疫行動”、“堅定抗疫信心”等主題。堅持到底,就能等到撥云見日,云散月明的一天。江城風雨過后,彩虹必然會在黃鶴樓的上空出現。
14.三“山”齊聚克難關
這里的三“山”,指火神山,雷神山和鐘南山。抗議期間,有網友擬定了這樣一副對聯。上聯是:火神山,雷神山,鐘南山,三山齊聚克難關 。下聯是:國內捐,海外捐,李蘭娟,眾捐紛來達通途。橫批是:中國必勝。寫作文表達全國眾志成城、以鐘南山為代表的國士為國為民,就可以用“三‘山’齊聚克難關”做標題。
15.山河今有恙,國民當自強
鼠年開春,疫情席卷各地,山河有“恙”。面對此情此景,每個人積極行動,奮發自強,是最好的應對方式。寫作文要表達這一點,可以用“山河今有恙,國民當自強”做標題。
16.身著白衣,心有錦緞
白衣,是醫護人員的代名詞。這個標題,語出林清玄的“身著白衣,心有錦緞”,謳歌了抗疫中的醫療工作者們。他們心有錦緞,是最美的逆行者。寫作文要表達這個主題,可以用它做標題。
類似的題目還有:心有錦緞,白衣逆行;白衣請愿,星火馳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醫療工作者逆向而行,奔赴湖北一線。寫作文時,可以用“白衣請愿,星火馳援”做標題,贊美最美逆行者,謳歌他們的責任和擔當。
17.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這個標題,出自《詩經》,意思是一起上陣,共同作戰。日本援華醫療物資中,就用了這句話做標簽。寫抗疫類作文,可以用這個標題表達國際社會對中國抗疫的援助,或者各行各業對抗疫防疫人員的支持。面對疫情,同仇敵愾,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