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17 15:17:08
4
狼性法則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怎么樣培養好奇心呢?假設一個公園,沒有假山或房子屏障,沒有曲折的道路,我們從外面就能一覽無遺,那你就不會對它有多少興趣。相反,正是有了這些,我們才原意進去了解了解。這就是好奇心。在教育界,有一個抽簽教學法。學生對原有的學習內容容易厭倦。因而學習就變得消極。
在日本的鈴木老師的學生里,這種情況也正在發生。寅次是位聰明的學生,他學什么曲目都比別人快很多學會。因而他不愿再多加練習。鈴木老師知道,這對他以后能否成功很關鍵,沒有得到鞏固的課程,最終都無法學到更好。
正因為此,他對他的學生采用的抽簽教學法。將所有曲目編號,每堂課,讓學生都隨機抽一個曲目。這樣,寅次因為是自己參與了這個游戲(也相當于參于了老師的教學,而事實上,這一切可還是在老師的掌握之中,因為結果達到了),因而也更努力的練習。
5
夢想法則
孩子的成長需要夢想
在一個關于“你長在了想做什么”的調查中,92.7%的學生是讀一個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僅有7.3%的學生是周游世界、到外星球工作等回答。那么他們的想像力到哪里去了呢。
在一個實驗中,主持人在黑板上用粉筆畫了一個圓。機關干部沒有作出回答,而是望向在場的上級,局長回答:沒有經過研究,不能隨便回答這個問題。
問到大學中文系學生,他們哈哈大笑,拒絕回答這個傻子就知道的問題;問到中學生,一尖子生回答是“零”,一個調皮生說是“英文字母O”,卻遭到老師的白眼。最后問到一年級小學生時,孩子們爭先恐后回答:是月亮、是乒乓球、是燒餅、是李谷一老師唱歌時的嘴、是老師發怒時的眼睛。這個實驗的題目被命名為“人的想像力是怎么樣喪失的”,非常貼切。
當西方老師努力挖掘學生的想像力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在告訴孩子“標準答案”。
當我們給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交待一件事時,不要急著教他怎么去做,你只需要告訴他應該做成什么樣就行了,必要的,作一些安全方面的注意提醒。至于方法,讓他們去想好了。而在這期間,我們只需要鼓勵再鼓勵。
6
南風效應
修正主義
南風與北風打賭,看誰的力理更強大。他們約定,看誰能把行人的衣服脫下來。北風冷冷的、張牙舞爪的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緊;南風出馬了,它徐徐的吹,溫暖的吹,直到風和日麗,行人都脫掉大衣。南風勝利了。南風為什么勝利了呢,因為它讓人們的行為是自覺的。這種啟發人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達到目的的做法,被稱作“南風效應”。
人不可能不犯錯誤,任何錯誤,只要悔改,總可以回頭。當小家伙不小心把牛奶弄倒在地上時,媽媽溫和的說:這真是個漂亮的牛奶海洋。并進而告訴孩子,牛奶海洋雖然漂亮,但地板卻要受罪了,她跟孩子一起把地板擦干凈了,并告訴孩子正確的拿牛奶方法。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