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13 17:20:46
孩子現在都是中學生了,很多事情完全可以自己把握,如果父母再以愛得名義為孩子做這做那,孩子非但不領情,還會覺得這種沉重的愛讓他們無法呼吸,由此選擇了逃離,親子間的距離就這樣拉開了。)
壓力陡然增大的矛盾期
對孩子來說,九年級是學習生涯的轉折點,因此在這場“中考大戰”的準備階段,孩子的壓力可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中考給孩子帶來的壓力關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自我壓力
一方面,進入九年級,學業壓力明顯增大,從家中的叮囑、老師的教育聲中,孩子們已經明白了中考的重要性。他們的腦海中也形成了這樣一種意識:成績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唯一因素,而考入名校則是通往幸福人生的唯一捷徑。
另一方面,九年義務教育和就近入學原則使得孩子在小升初的時候并沒有經歷很大的升學壓力,更多的時候是家長在挑學校。然而,九年級就不一樣了,分流考試、重點高中之爭是每個孩子都必須面對的一次重大抉擇,要想進入好的學校,只能靠成績說話。
鑒于這兩個原因,孩子們會自加壓力,班級里,每一個孩子都會為自己定一個競爭對手,暗暗和自己實力相當的同學比賽。
2.家庭壓力
孩子壓力的形成和家庭有著直接關系,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所以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特別高,期望很大。有的家長總是向孩子灌輸“你是我們家的未來和全部”“我們家的未來就全靠你了”這樣的思想;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考分極為關注,孩子考得好久喜笑顏開,考得不好輕則訓斥,重則動手打。過于嚴肅的家庭氣氛、焦慮的父母也是孩子焦慮情緒滋生的誘因。
3.社會壓力
無法了解社會人才需要的方向,對人才的認識較為片面、單一,認為一旦達不到預期目標就會被社會所不容,于是心里就會產生恐慌感。
方法一:
不問成績、只說“孩子,無論如何,父母都愛你”(在這些家長的眼中,成績的好壞是衡量孩子成才與否的唯一標準。孩子成績好,將來大有前途;成績不好,就意味著孩子未來的人生注定失敗。如果你再把成績看得比什么都重,那么面臨的結果則可能會讓你更加失望,甚至絕望。所以,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些關愛和支持,包括言語與肢體的支持,比如說“孩子,不要太累”,“孩子,無論如何,父母都愛你”,比如多抱抱孩子,讓他覺得父母的愛就在身邊。)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