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1-02 15:00:14
我建議溝通的開始一定應以孩子先說為主。同時,家長還可以通過“多做飯,少說話”的方式來轉移注意力。
家長首先要留給孩子傾訴的機會,自己先是做一個傾聽者、陪伴者。即使孩子表露出很多負面情緒,也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去宣泄,因為這是他自我減壓的最好時機。隨后,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從感性的負面情緒上轉移到理性的學習方法上。
別讓自己的關心泛濫
中考步步緊逼,緊張的不光是孩子,連各位家長都像自己要上戰場一樣,不由自主地和孩子一起緊張起來。有關機構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學習中面臨的真正壓力,恰恰來自于關愛自己、呵護自己的父母。
孩子在群體中時時處于比較之中,而這種比較使孩子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但在學校里,孩子不能釋放自己的壞情緒,不能表現出自己的緊張。
于是回到家,他需要一份寧靜,他不想多說什么。家長這時就要控制住自己的“關心”,讓孩子有獨立思考和休息的時間、空間。對孩子的一些情緒反應不必過分地緊張,甚至為孩子創造可以獨自一人“哭一哭”的機會,來宣泄他們心中的緊張和壓力。
同時,家長可以給孩子心靈的安慰,默默地注視,積極地鼓勵,做他們最后的退守。
鼓勵比寬慰更重要
面對中考等一些重要場面時,越是懂事的孩子可能壓力越大,他們擔心辜負父母的期待,辜負學校老師的厚望,甚至他們有些失去了自我。
孩子有如此的表現,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他自己對于結果的期待和要求。孩子希望考到最理想的學校;他難以接受最后的結果低于自己真正的水平……往往這些才是考生壓力大的主要原因。這時家長的鼓勵遠比寬慰要管用得多。
另一方面,學生在面臨中考時,心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如果家長也像坐過山車一樣,那樣孩子可能會更加緊張。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