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9-06-16 22:08:34
1、審題以作文“發現”為例:題目可以用“發現”為題作文,也可以根據你要寫的內容,在“發現”二字的前面、后面或前后加上適當的詞語,也可以用“發現”作為話題自擬題目作文。要求:①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②文章不少于600字。
作文題解析。作文題為“發現”,并允許你在題目的前邊或后邊任意加詞語,形成新的題目。該作文題目落實了培養創新精神的要求,并確實達到了“寫作不設審題障礙,要淡化文體要求,鼓勵學生寫真情實感”的目的。乍一看該題目,你可能一時會感到無素材可寫,似乎自己并沒有什么新的發現,但如果拓展一下思路,便會發現可寫的新的題目及內容很多。可寫成記敘文。從父母、師長的愛考慮。很多同學寫了這一方面,題目也豐富多彩。如:《我發現讀懂父親很難》;《我發現幸福就在身邊》;《我發現了媽媽(老師)的白發》;《那個雨夜,我發現失去了愛》;《我發現媽媽很疼我》;《愛心的發現》,等等,題目的多樣性賦予了內容的多樣性,同學們可寫出很多感人的文章。從思想行為方面考慮。如:《發現做好人真難》;《我發現我好窮(思想上)》;《良心的發現》;《我發現能戰勝自己》,等等。從學習方面考慮。如:《我發現了讀書的奧秘》;《我發現高三生活真累》;《考場上的發現》,等等。從時間、地點考慮命題。如:《17歲的發現》;《最近的發現》;《雨中的發現》;《前天晚上,我發現了彗星》,等等。從校園生活考慮命題。如:《我發現了校園生活的美》;《發現落葉》;《有花有刺——生活中的發現》,等等。從別人角度考慮。如:《媽媽發現了我的日記》;《他的新發現》,等等。從其他方面考慮。可寫:《缺少發現》;《逆境中的發現》;《小小的發現》;《艱難的發現》;《發現得太晚了》,等等。可寫成議論文。擬定新的論文題目可以開拓議論的視野。如:《要善于發現問題》;《發現是成功的必要前提》;《發現自我》;《重在發現》;《有感于發現》;《發現——創新》;《發現和奮斗》等等。
2、把握作文立意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是文章的靈魂,直接決定著文章的思想性。它貫穿全文,全文都是圍繞中心來寫。文章的立意應做到:正確、鮮明、深刻、新意、集中。正確就是符合題意,不離題,不偏題;鮮明就是明確,不含糊不清,模棱兩可;深刻就是對題意要深入分析,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新意就是要有新鮮感和現實感,沒有空話、套話,沒有陳詞老調,有的是自己的真切感受和見解,集中,就是說在一篇文章里,只能提出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否則會雜亂無章。
具體地說,可以從如下幾方面人手:
(1)、有些題目,命題者故意設置迷惑,藏頭去尾。審題時只要在原題上適當添加新的條件,題目就會顯露出來。如“歌聲”,如果用此法,在原題目前加上“我的”、“老師的”、“校園里的”、等新條件,使題目成為“我的歌聲”、“老師的歌聲”、“校園里的歌聲”。這樣,文章就容易寫得具體形象了。像這類的題目還有“心事”、“溫暖”、“鏡子”、“燈光”、“嘗試”等。但要注意不能改變原題,補充的位置可前可后,只可在草紙上或心中填補。
(2)、遇到難以著筆的大題目時,可用大題小做法,從小處人手,化小寫作的題材和范圍。如“求索”就是一個大題目,面對這樣一個大題,可以用大題小做法,截取人生的某一個階段,選取熟悉的、感受深的、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來寫,這樣就可擺脫無法取材、難以下筆的困惑境地。如在正題“求索”下加副題“美好的童年”,寫童年時代的求索;加副題“中學生活的剪影”,寫中學時代的求索;加副題“深山探寶記”,寫向大自然的求索;加副題“圖書館中的歡樂”,寫在浩瀚書海中的求索。大題小做,從小處人手,從小處寫起,這樣思路就開闊了。
(3)、虛題實寫。有些題目,由于概念抽象,不好把握和駕馭,這時則可用虛題實寫法來啟開思路。如“追求”這個題目,看起來很大、很虛,但是如果把它落實到某一具體的人和事上,就容易下筆了。此題可以寫一個老師的追求,一個學生的追求,一個科技工作者的追求,總之,各行各業的人的追求都可以寫。
(4)、實題虛作。有些常指實物的題目,小而具體實在。如“秋葉”、“春雨”、“窗口”等,這類題目在寫作時,不應就實物而實物,而應著重找出它的比喻義、象征義,歌頌具有這一類精神、品質、風格的人和事。確立正確的立意,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與作者的思想認識、政治水平、生活閱歷的體現,作文的好壞關鍵在于立意。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