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luò)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19-06-07 12:09:21
(二)連詞
1.表示目的,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里的“來”如:
①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遺德(《出師表》)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④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出師表》)
⑤故為之說,以俟夫人觀人風(fēng)者得焉。(《捕蛇者說》)
⑥誠直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出師表》)
2.表示結(jié)果,可譯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②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3.有時相當(dāng)于連詞“而”。如:
①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黔之驢》
(三)“以”還可作動詞(屬于實詞)用,可譯為“認為”。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師表》)
②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說新語〉三則》)
五、于介詞“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動作發(fā)生的處所、時間,譯作“在”“從”。如:
①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
②子墨子聞之,起于魯(《公輸》)
2.表示動作的對象,譯作“向”“對”“同”“給”“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貧者語于富者曰(《為學(xué)》)
③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
④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fēng)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墨池記》)
3.用在被動句中,介紹行為主動者,可譯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詞之后,表示比較,一般可譯作“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說》)
②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魚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譯為“由于”“因為”。如:
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二章》)
六、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后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③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
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