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洋務派的代表人物: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9、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稱戊戌變法,在變法中只有湖南督撫陳寶箴支持變法,揭開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事件是“公車上書”;代表人物有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即戊戌政變),囚禁了光緒帝,這次變法只維持了103天,史稱百日維新。
10、1894年,孫中山成立革命團體興中會,提出了振興中華口號,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形成。1905年在孫中山、黃興的推動下,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它的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孫中山領導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中國同盟會的性質是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
1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這一年是農歷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為辛亥革命,領導者孫中山。
12、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春,又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1912年4月,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正式解職,臨時政府遷到北京;1915年,在護國運動中,孫中山在日本發表《討袁宣言》;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舉起護法運動的旗幟,反對段祺瑞。
13、1905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這是中國人自己設計的第一條鐵路干線。魏源是鴉片戰爭時期的思想家,他編成《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嚴復是中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他譯述的《天演論》,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興辦的最早國立大學,是今北京大學的前身,1905年,清政府制訂新學制,普遍興辦學校,宣布廢除科舉制。
14、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等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發起了一場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兩大旗幟;李大釗是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