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10-10 16:30:12
什么教育不教育?什么成才不成才?對單個的家庭而言,分數就是硬道理。
教育就是考高分,成才就是考高分。有些人發表那么多見解,本事比教育部長還厲害,有這樣的精力,怎么不陪著孩子多考幾分呢?
作為一個沒本事把孩子送出國的父親,到了孩子上高中的時候,我已經不想教育的內涵、定義,也不考慮所謂的應試弊端了。我想的是什么呢,是解決問題,是現實的游戲規則,是自家孩子的成長,是愿賭服輸。
有這么一類人,一天到晚搬著條條框框,去套衡中的行為,符合條框的,則是正確的素質教育,不符合條框的,則是錯誤的應試教育;
另一類人,則是自家孩子成績一般,是現實中的笨人加懶人,他們吃不上衡中的葡萄,就控訴衡中搶占了屬于他們孩子的勝利果實。
只要有高考,就會有衡中
有人問:衡中每年僅清北就能輸送200個左右的學生,如此高的重點大學入學率,其背后的秘訣,除了題海戰術和填鴨式的強化訓練,你還能說出你有哪些可以傳承的教育經驗嗎?除了升學率,你還能說出你對中國教育有什么真正的貢獻嗎?
衡中向清北輸送200多個學生,多數通過自主招生渠道獲得,這無疑增加了清北在河北的招生名額。
實際上,衡中學生考清北,也就一個訣竅:努力。除了努力,無問西東,追求卓越,心無旁騖。
差別就在于,別的學校的學生,也是一門心思想努力,奈何學校和老師不給力,努力沒有個準頭,題海戰術也不先進。
衡中靠不靠題海戰術?靠的,只不過人家這個題海效率高,能保證學生努力了有回報。
對中國教育有沒有貢獻不敢說,實實在在改變了自己學生的命運是真的。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這就已經很好了。
還有人質疑衡中,你培養的是人才,還是考試機器?這樣的話,就顯得有點書生氣了。
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人才選拔。驗證一個人是不是人才,就要通過考試。甭管多么閃亮的珍珠,也得通過考試煥發光芒,不然群眾只當你是死魚眼睛。不信你讀了衡中上了清華試試,你的鄰居會鄙視你是考試機器嗎?他只會羨慕你從此擁有大好前程。
做一個考試的機器不丟人,丟人的是明知道現階段自己的命運就得通過這個考試改變,卻依然不努力;丟人的是經不起考試的檢驗,甚至,自己考不過別人,反而唾棄別人成了考試機器。
想想看,你連考試的機器都做不好,不是渣子、廢物,還能說什么呢?
應試是生存競爭的第一課
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自古以來,所有學子們的刻苦努力,都是為了功成名就,都是瞅準了一個標志著成才的目標。自科舉制度產生以來,學子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應試。
孩子們從小就讀過的勵志故事,如孟母三遷、鐵杵成針、懸梁刺股、鑿壁借光、韋編三絕、映雪囊螢等,都具有十足的目的性,那就是考取功名。
有了功名,才能成家立業,才能順利謀生。
實際上,亙古以來的生存競爭,就是遵循著叢林法則。無論所謂的理論家把教育描繪成何等絢麗的天堂,教育的本能就是傳授給孩子們生存技能。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對于絕大多數需要掌握生存技能的人群而言,教育首先也解決他們的飯碗問題。離開生存談教育,那只能是紙上談兵。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