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編輯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10-04 08:17:46
孩子馬上要去新學校報道了,我們可能以后更多的關注高中板塊了,臨走之前把孩子中考的一些經驗與教訓共大家參考
經過孩子的努力最終考上了自己的目標學校SY,結果還算圓滿,但過程卻很曲折。以下我分1.中考體育;2.課后班的選擇,3.出國班與普招,幾個方面簡單介紹一下
孩子的基本情況是:在西城重點校的重點班,但成績在班級30+,正常情況對應師大附
1.中考體育
對大多數孩子體育多是滿分或接近滿分,但我們快中考時,孩子腳收了點小傷,跑步受到了些影響。很多人都認為中考體育對重點校有些防水的嫌疑,根據我們的情況,我覺得可能在某一兩個項目上可能松一些,但很難保證三個項目上都松,這就會有運氣因素。比如您家孩子實心球很強,但趕上了這項松,對您就沒有多大意義。我們考試時籃球就很嚴,4月在八中模擬時籃球9.5,但實際測試時孩子不知什么原因只得到8.5,可能是緊張,可能是新鞋不適應。本來我們的目標是27分,保證26分,結果沒有實現,這給我們后面報志愿帶來很大困難。
總結:體育不要報考試時松的心里,一定要認真準備;考前一定要注意不要受傷;不要臨時換新鞋,最好3月就把中考體育的用鞋買好,3月的學校模擬,4月的現場模擬,5月初的考試一直穿相同的鞋。
2.課后班的選擇
每個人情況不同,就會有不同的選擇。以下是我的觀點:
一般來說現在的父母都是大學畢業,如果父母以前的專業是或接近考試的5門之一,最好自己輔導這門。
數學:我以前是學數學的,我就堅持不給孩子報數學課外班。大家很清楚課外班過于應試,短時間效果可能明顯,但總體來看弊大于利(只是個人觀點),自己給孩子輔導,缺點是孩子經常不認真聽,好處是時間靈活,可以帶著孩子讀一些小冊子,比如學勾股定理時,一起讀從趙爽的弦圖談起,講圓的時候可以一起讀圓的小冊子,學校講了旋轉和對稱,可以一起讀包含費馬問題和法格乃諾問題的小冊子。可能家長[微博]覺得孩子不認真讀,我覺得沒關系,時間長了就會有收獲。因為我個人是學數學的,我知道大多數人都不具有研究數學的天賦,也早就發現自己的孩子將來不適合搞數學,也不要求孩子在數學上花太多的時間。孩子最后中考數學115+,說明還是有一些效果的,如果考不到110,我可能就下崗了。這樣我高中就可繼續給孩子輔到,一起學了,
總結:數學平時帶孩子讀一些小冊子,臨近考試按應試教育的方法,強化一下。
物理:現在中考數學和物理比平時學的難,使大家平時不得不在這兩科進行課外學習。物理,力學部分12,13年的試題學生普遍感到有些難,覺得13年比12年還難。13年主要是多選18題和最后一道力學大[微博]題。近幾年北京多選題主要考察概念,計算量小。但13年對力學概念的考察有些超綱的嫌疑,孩子班物理最高分97分,被扣的3分就是這一多選18題。孩子所在的重點班這題對的很少,他們物理老師同時還教了一個普通班,對于多選題,老師在重點班告訴大家力爭選對;在普通班,老師告訴大家,最后的多選題就選一個,除非特有把握。結果普通班這道多選題很多孩子得了2分,而重點班大多得了0分。所以,總覺得把多選題設為提分題是不科學的。但作為學生,也只能更努力去應對。
初二物理沒有課外報班,初二上孩子成績還行,但初二下力學成績不好。每辦法,初三上報了一個物理班,孩子那個學期的物理成績很好,不知是報班的原因還是那學期學電學,電學相對好理解。總之報物理班效果還可以。初三下作業相對多。所有課除了學校周末安排的班沒有在報其他班。一模孩子物理考的不好,我有些著急,就請了一個一對一的物理老師,共上了7次課。幸運的是孩子很喜歡這個老師,每次都問很多自己理解不清的概念。孩子在學校不敢問自己老師一些基本概念,總怕老師說怎么這么簡單的還不會。和老師互動很好,一模,二模,中考一直在上升,雖然中考得了89分,沒上90,我們還是滿意的。
總結:某種意義上物理一些概念比數學難于理解,初三下如果能找到一個孩子喜歡的,價格合理的一對一老師還是不錯的。
英語:孩子初一每天聽英文歌,初二,三上每天看英文電影,孩子初一在學而思[微博]上外[微博]語班,孩子很喜歡那個老師。初二開始后原來的老師去了外地開拓新的培訓點,這邊換了老師,孩子不喜歡新老師,就退了。孩子外語是初一還行,初二下降,初三上開始回升。進入初三上,孩子英語成績接近班平均,很快就高于班平均。初三也沒上什么班,中考115+,孩子較懶惰,不愛做題。初三前的暑假,學校留了英語專項練習,每天讀4篇左右閱讀或完形,之后成績就上來了。平時多抓聽力,完形與閱讀。其他的最后容易提高。中考前中考說明上的單詞短語(特別是短語)背記過2-3遍。
先寫到這吧,
3. 關于上出國班還是統招
經過一些思考后,最后還是選擇了統招,可能更多的是希望高中盡量節省費用,以便大學留學[微博]使用。
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將來出國學習,如果希望將來在西方社會生活,最晚大學出去讀為好,因為研究生在出去已經很難融入西方社會了,如果在那邊生活又無法融入也是很痛苦的。如果希望學成回來,則研究生出去很好。當然很多時候取決家里的經濟能力。
因為孩子體育成績差得較多,一模后,我們覺得孩子中考大約在520-530,覺得這個分數考不上西城前幾所學校,就考慮讓孩子上國際部,重點考察了十一和人大[微博]附的出國班。我們的基本想法是希望孩子大學出去讀,如果高中不能考上西城前幾所就重點考慮國際部。
中考成績出來后,孩子班平均530+,孩子的成績還在班平均之上,我們聯系了SZ,SY,十一三個學校的出國班,7月4日在SZ中美班報名,5日考試;5日在SY和十一報名。SY和SZ 5日晚通知6日去學校簽協議。這時我們有些動搖了,其實我是比較喜歡SZ的中美班的,20人一個班,外教也較多,學生整體水平也較高。但考慮到三年學費30W,游學,托福[微博],SAT強化,中介聯系費總和將在50W左右,覺得高中花費有些高,可能如果SZ的中美班在本部上的話,當時可能下狠心就去了。SY一個班30人,外教也較少,雖然總體出口聯系的學校不錯,但不知道出去后是否還需要較長的時間適應。因為我們壓在SY的預估線上,我們就冒險等統招結果了,還好由于數學成績還可以,最后被SY錄取。如果家長有興趣了解SZ,十一等面試的細節問題,可以在下邊在交流。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