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編輯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10-03 08:25:59
寫在前面的話: 一個社會有三大底線行業,一是教育,二是醫療,三是司法。無論社會如何不堪,只要教育優秀,未來就有期望;只要醫療不墮落,人的生命就能獲得起碼的醫治;只要司法不貪腐,社會的腐敗就能被壓縮到最小限度。
以上這段話引自《民國教育史料叢刊》。在朋友圈偶然看到的,深以為然。
而在教育產業化和學齡兒童爆炸式增長的今天,隨處可見的培訓廣告,各種雞血家長群,還有無數的課程群,老師群,病毒式傳播的免費課群,大概能讓一半以上的佛系家長也不再淡定。焦慮成了許多家長的關鍵詞,從兩三歲開始就要英語啟蒙,思維啟蒙,幼升小,小升初,恨不得從幼兒園就給規劃到了大學,各種課外班往孩子身上招呼。
可是,這真的對孩子好么,應該被嚴格監管的疫苗都會出那么大的問題,那我們的教育呢?今天看到一個語文名師批評另一個語文名師上課講的完全不對,誤導學生。我作為吃瓜群眾也就是看個熱鬧,作為這種受眾多家長追捧的老師也會講錯,更何況的那些被套路式培訓后去套路孩子的老師了。感慨之余我也反思自己,講課的時候有沒有也犯過錯誤呢?在批評別人的時候自己做的就100%都很好么,恐怕也沒有。而且最關鍵的是,對于老師很難有一個好的衡量標準,有的老師靠功底,有的靠幽默,有的靠忽悠,有的靠責任心,有的靠虛假的責任心,作為家長該怎么分辨,一個字:難。
如果這是一篇作文的話,我感覺寫到這里已經不及格了,因為現在才跟標題扯上關系。下面就最近經常被問到的幾個問題跟大家聊幾句
1.剛上初中,應該怎么安排課外班?
這是最近我被家長問到頻率最高的幾個問題之一了,而且后面往往加上一句,您給推薦一下老師吧。在很感謝家長的信任之余,我也很困惑,為什么一定要把孩子的課余時間用課外班填滿。我覺得家長首先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到底為什么要上課外班?是因為孩子課內吃不飽需要進一步提高,還是怕孩子閑著沒事做,抑或是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被培養”成的習慣,仿佛不報課外班就一定會落后,就對不起孩子。
課外班不是不能報,但是一定要慎重,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是第一位的,我從沒見過一個孩子學的好是因為上了某個課外班或者課外班上的多。
所謂的高端班,并不見得是這個班本身有多高端,而是因為能上這個班的孩子本身都比較厲害。說到這里,有些人會認為這些那些比較厲害的孩子也是從小上課外班上出來的,也能舉出各種實例來:你看人家誰誰誰考上zp了,他上了八個數學班之類的。對于這種個例,其實大家也是見怪不怪了,各種群里的“神仙”還少么?一來很多案例對我們并沒有參考價值,因為各種“參數”的影響都很大,而我們接收到的往往只有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只有一個;另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背后的副作用可能是我們看不到的。尤其是靠大量刷題,即便短期取得了一些成績,消耗的也是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后患是很大的。這一點大家要尤其注意,太多家長會把孩子的成績不好歸結為"做題少“,而忽視了對關鍵問題的分析,同樣的兩份80分的試卷,情況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絕對不是“我們應該做點什么題?”“我們應該上個什么課外班?”能簡單粗暴的解決的。
具體到課外班的選擇,一定不能道聽途說,別人說好的未必就是真好,就算是真好也未必是適合的。必須要試聽或者家長至少要陪聽一下,然后還要防范各種套路。例如我前幾天在朋友圈里發的某老師結束培訓后的總結:第一。要真正的對孩子好;第二,要學會用一些套路去讓孩子開心;第三,對孩子好要讓家長知道。我看了以后真是替家長們捏把汗,我們除了要防范毒奶粉,假疫苗,還得防范這種老師,真的是防不勝防。
之前我還聽一個家長跟我說過,在一個機構上課,覺得老師講的不好,準備退班,結果去前臺被客服的一番話感動的不要不要的,就不好意思退了,讓孩子繼續上。這簡直是太可怕了,這個客服可謂優秀員工,可是這樣真的好么。前幾天我看了小米的企業紀錄片,被雷軍的一段話打動了,他面試一個金牌銷售,這個哥們把一個銷售額原來只有900萬的公司做到了銷售額2億,并驕傲的說:“我可以把稻草賣成金條的價格。”雷軍對他的回答是:“你走吧,我們不需要這樣的人。”做硬件產品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做教育了。雖然我的呼吁可能收效甚微,大家肯定還是報報報,不過如果能讓看到這篇文章的家長能在報班之前再多思考那么幾分鐘,那我就于愿足矣。一定要給孩子留下獨立思考和學習的時間,切記!。∪绻⒆釉诳臻e的時間只愿意玩不愿意學習的話,把他送到課外班上也是沒用的,我100%確定這一點。
2.上了初中要不要搞競賽?
先強調重點,適合搞競賽的孩子很少。先定義一下我這里說的搞競賽,指的是學習目標為在五大學科競賽里進入冬令營,至少也是聯賽一等獎。我這么說一定不會錯,因為一等獎的名額就那么多,每年一個學科不到100個。就按500個算吧,何況這里還有不少孩子一個人橫跨好幾科,還有低年級的孩子也占了相當的比例。不考慮這些因素,我們簡單的認為,你得是同年級北京的top500水平才有希望。
搞競賽的出發點無非就是兩個:1.有興趣 2.有能力。如果脫離了這兩點,單純是一種“規劃”,或者想走個捷徑,我覺得結果不好的概率非常大。現在大家都了解靠裸分考清北很難,所以必須依靠自主招生。而另外一種獲得降分錄取的方式就是博雅領軍計劃,對于競賽方面不突出,但是課內成績很好的孩子依然是一個機會,而且仔細看看博雅領軍的考題會發現也并沒有難到競賽的程度。
因此對于沒有競賽一等獎的孩子來說,這也是一條路。可是殘酷的現實是,這也并不容易。清北本來就很難考,因此正確的做法是先別想那么多,踏踏實實的把現在的東西先學好,發現自己有余力了再規劃更多,否則最后真可能是心比天高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事實上,那些競賽之路走的比較順利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天賦和學習習慣上綜合起來很強的,刻苦和努力也是他們身上往往都具備的品質。
所以,在決定走這條路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做好了各種應對困難的準備。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情況,如果能在循序漸進的基礎上學一些競賽的內容,哪怕是被許多人詬病的“超綱內容”,其實對孩子也會非常有好處。正所謂藝不壓身,去功利化的學習對孩子來說才是最有意義的,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之前你完全出于興趣學的那些在旁人看來無用的東西對你起到重大的幫助作用的時候,那種感覺真的會很美好。
寫的稍微有點亂,也沒有湊成“幾條”,不過也是我的肺腑之言,希望能對大家有點幫助,也歡迎大家留言談談自己的看法.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