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紫小涵 2018-06-20 18:09:43
思想引領高度 穩中求新突破
楊曉寧,東臺市實驗中學政治教師,東臺市優秀黨員,中學高級,中心校區初三政治學科備課組長。
2018年鹽城中考思想品德試題穩中有新,進一步反映時代要求,體現鹽城特色,對培養合格公民和科學選拔人才、深入推進中學課程改革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一、堅持立德樹人,注重價值引領
試題聚焦立德樹人,堅持正確的價值引領,引導考生關注我國社會發展新成就,增強政治認同感,彰顯思想品德學科在青少年成長中的獨特價值。
獨特的歷史和文化是立德樹人的底氣和底蘊。試題秉承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涵養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諸多試題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背景,如弘揚“孝”文化、《苔》的自信自強、中國民樂與西洋樂的完美對話、鄉村振興中優秀鄉村文化的繼承發揚,感受英雄的優秀品質等,學生在審題答題的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而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簡答題考查鄉村振興戰略給老百姓帶來的實惠,感悟“獲得感”“幸福感”,引導考生親近社會,領會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選擇題中關于憲法修訂,未成年人四大保護,實踐探究題以《英雄烈士保護法》頒布實施為背景,考查學生對維護《英雄烈士保護法》權威提建議等,引導考生關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促進學生增強法治觀念,積極參與法治社會建設。
二、堅持能力立意,關注核心素養
試題以核心素養的培養、評價為目標,在堅持能力立意為主導的同時,有意識、前瞻性地滲透和探索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如學會合理宣泄調節情緒,懂得健康生活;感受大國工程中科技創新成就,增強科學精神;“我為政府網站找錯”、學習援藏繆老師、“觀生活,微點評”等試題,激發責任擔當。還有,政府工作報告中維護公平正義的舉措、各地出臺吸納人才新政的原因,要求考生從材料中獲取和解讀信息,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第14題分析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數據信息,考查了考生處理數據、數型轉換、提煉觀點、揭示規律和辯證分析的能力。試題都以材料為背景,要求學生在正確理解材料和設問的基礎上,調動和運用知識,并進行多角度分析、比較和評價,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三、立足現實生活,創新測評情境
試題直面現實生活,富有時代氣息,引導考生關注社會熱點,關注家鄉建設,運用學科內容思考和解決現實問題。如第15題第(2)問要求考生結合漫畫《“歸”劃》提出金點子,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如五大發展理念、發展先進文化),分析解決現實問題(鄉村振興中古村落的衰落)所需的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引導學生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知識的力量,實踐創新。
試題重視對真實社會生活情境進行結構化處理,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選材角度全面而廣泛,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文明建設,注重反映全國人民在黨領導下不斷創造美好生活、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背景,反映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巨變、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要求。呈現形式多樣,包括文字、圖形、表格、漫畫等,增強了試題的親和力和鮮活性,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思考現實生活,展現出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試卷整體結構科學合理,難度適中,區分度好,很好體現了畢業考試和升學選拔考試雙重性質。
四、優化試題設計,引導課程改革
今年是現行教材最后一次命題范本,試題較好體現了新舊教材的銜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素養,促進課程改革。
試題突出對基礎知識的考查,體現基礎性要求。試題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考查基礎知識、主干知識。選擇題中素材豐富,考查知識覆蓋面多達30多個考點。
試題加強對問題解決的考查,體現應用性要求。如第15題(2)“結合材料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金點子”;第16題(2)“運用知識對褻瀆、曲解英雄的言行進行批駁,并就如何實施《英雄烈士保護法》提建議”展開遞進式探究學習,考查學生多層面分析問題、尋求解決方案的能力。
試題重視對思維能力的考查,體現創新性要求。如16題最后一問:要求考生結合三個人物(耶魯大學畢業的大學生村官秦玥飛,獲得詩詞大會冠軍的外賣小哥雷海為,北大學子、護航亞丁灣的女子特戰隊員宋璽)的事跡,我們要書寫屬于自己英雄故事,從他們身上獲得哪些啟迪?這一設問,堅持知行統一,著力提升學生的公民素養,感悟人生價值,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崇高理想、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愛國敬業、自強不息、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等,試題得到升華,充分體現了命題的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和綜合性。
總之,2018年鹽城中考思想品德試卷認真貫徹立德樹人要求,把握時代脈搏,彰顯時代精神,體現出鮮明的思想教育、價值引領的學科特色。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