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6-04 14:12:32
2.閃電為什么能劈開樹木?
閃電內部的溫度可高達3×104℃。閃電劈中樹木時,因為樹木中含有水分,強大的電流立即把水分汽化為高溫高壓的水蒸氣,水蒸氣的強大爆發力就能把樹木劈開。
3.雷雨后為什么空氣格外新鮮?
夏天的傍晚,有時烏云、大雨、閃電、雷鳴往往相互交錯,一起降臨。雨后,我們會感到空氣格外新鮮,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是經過了一場傾盆大雨,把空氣中大部分的灰塵給沖掉了;其次在閃電時釋放的巨大的能量使空氣中的部分氧氣轉化成臭氧。濃的臭氧是淡藍色的,味道很臭,但它具有比氧氣更強的氧化能力,它不但可以清除空氣中的某些還原性物質而且還能夠漂白與殺菌。稀薄的臭氧可一點也不臭,反而會給人清新的感覺。
4.為什么有時候我們看到的閃電只是一閃而過,而聽到的雷聲卻是隆隆不絕,響好久才停呢?
這是因為天空里的閃電,一般都是很長的,有的線形閃電長達二至三公里,甚至十公里。由于閃電的各部分跟我們的距離不同,所以雷聲傳到我們耳邊的時間就有先有后了。另外一方面,一次閃電往往包含數個回擊,那么當第一次回擊時的雷聲還沒有斷絕,又傳來了第二次、第三次的雷聲,先后的雷聲混在一起,就成了隆隆不斷的雷聲。還有,當雷聲遇到地面,建筑物,高山或天空的云層時,都會發生反射,產生回聲。這些回聲傳到我們耳朵里的時間也是不一致的,因此就形成了隆隆的雷聲。
5.為什么雷容易打中孤立高聳的物體?
由于雷雨云的云底帶有電荷,能使地面發生感應,并使地面產生與云底的電性不同的電荷。這稱為感應電荷。這種感應電荷在小范圍的地面上是同一性質的,例如都是正電,或者都是負電。同一種性質的電荷是互相排斥的。排斥的結果,就使得電荷在地面上重新分布,這種排斥力沿地面方向的分力,在彎曲得較厲害的地方要比平坦一些的地面來得小(因為電位相等,使得電荷密度與半徑成反比),所以,電荷就必定會移到地面彎曲得厲害(曲率半徑小的地方)的地方去。這樣一來,在彎曲得厲害的地面上,感應電荷就要多一些,密一些了。高聳的物體,它本身也會成為地面的組成部分,由于它高聳在平地上,所以它就成為地面上最彎曲的一部分,因此當地面受到雷雨云的感應而產生感應電荷時,在高聳的物體上,就會集中了較多的電荷。由于高聳的物體所帶的感應電荷比地面多,對閃電的吸引能力大,所以能很容易地將閃電拉過來。
6.為什么高大的建筑物上都安裝避雷針?
由于高聳物體容易遭到雷擊,所以在高大的建筑物上一般都安裝避雷針,使建筑物免遭雷擊。避雷針是一個頂部高出建筑物,下部與地面相接的金屬桿,它能夠吸引附近的閃電到自己身上來,將自己作為閃電的通道,使閃電通過自身而排到地面上去。這樣,原先要擊中建筑物的閃電,中途拐了彎,通過避雷針,就不會損壞建筑物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