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1-16 15:14:52
預習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整體性預習,在寒暑假期間,可以看一下下個學期的課本,對知識進行簡單的梳理;二是階段性預習,在周末把下一周要學的內容系統的看一看,哪些能夠看懂,哪些不是太明白,哪些地方不懂,記錄下來,在老師課堂講課的時候,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三是每天的預習,完成當天的作業后,結合當天所學的知識,抽時間把第二天的學習內容認真的閱讀、分析,溫故知新,一舉兩得。
2)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課堂的聽課效率直接影響著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影響著孩子對今后知識的吸收能力,同時還影響著對舊知識的深化運用和記憶。如何提高效率,一是學會自制、不要一心二用,二是集中注意力,抵制外界的干擾影響。
3)養成定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什么是學習?學就是獲得知識,習就是運用知識,在課堂上孩子們學到的知識,就需要通過家庭作業加以運用、鞏固。
我們也始終將高質量完成作業作為孩子放學后的第一任務,即使在周末和節假日期間,時間比較寬松的情況下,也要求孩子將完成作業放在首位。做完作業后,可以看看課外書,或玩一會游戲放松一下。逐漸使孩子養成了及時、高效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不僅要關注孩子作業完成的質量,而且要關注孩子作業完成的時間,要把寫家庭作業當做考試一樣對待,抓緊時間、認真仔細,而在考試時,把考試當做寫家庭作業,培養從容自信的心理素質。不是僅僅只看見孩子坐在書桌前,就不管他們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
4)鼓勵孩子一題多解,然后分析比較。解題不在多,而在精,鼓勵孩子找出新知識、發現新問題,也不譏笑提出淺顯的問題。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我認為“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如果我們的孩子很少舉手回答問題或從來都不問問題的話,那說明他在學習上有一種懶于思考,依賴老師、同學,或者是單純死記、模仿等習慣。這樣的話,孩子則是處在一種被動學習狀態。
5)教會孩子做總結,把做錯的作業、試題匯集整理。
有的同學只在作業或試卷上把錯誤改正過來就萬事大吉了,這只做了一半,更重要的是分析做錯的原因,只要把原因分析清楚,真正弄明白為什么錯,再列舉一些同類型的題做一做,那以后再遇到同類的題,就基本不會再錯。
一個章節學完了,要總結知識脈絡,梳理清楚,一學期結束了要總結哪些地方有進步,原因是什么?哪些地方做到不好或者退步了,分析失敗的教訓。
6)對成績好一點的同學,可以選看一些競賽題,達到開闊思路的目的,可以按自己的興趣選看。對于稍差點的同學,家長要幫助孩子先搞懂書本上的知識,家長顧不上的,一定要鼓勵孩子去問老師或同學,決不能放過不管,一旦養成畏難、放棄的習慣,就會逐漸產生厭學心理,那時再去糾正就很難了。
7)培養孩子廣泛的學習興趣,傳遞給孩子學習是快樂的事情。“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固的入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是我們家長應悉心去研究的。
如果你培養了孩子學習的興趣,你其實就成功了一半。孩子對任何事物的興趣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后天培養。
第一要正確引導選擇孩子有價值的興趣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要征求孩子的意見,讓他們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一個人如果做他感興趣的事,那么他的主動性、他的潛能將會得到充分發揮。所以作為家長在對待孩子興趣方面,應該掌握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確引導孩子。
第二幫助孩子建立興趣持久性
孩子的興趣表現出一定的不穩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時常注意孩子的興趣,因為孩子畢竟年齡小,自覺性很不強,更談不上持之以恒,興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改變。所以作為家長不能一時心血來潮,時而管時而不管。這樣,就將事與愿違,反而會形成見困難就退,做事不能持久的壞習慣。但對待孩子也不要過分,不和別的孩子攀比,只要看到孩子的一點一滴的進步,都要及時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支持孩子促使孩子興趣廣泛性
家長應該經常主動讓孩子參加一些課外興趣班,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面,開闊孩子的視野,也可以培養孩子的求知渴望。同時還可以發展孩子的思維,進而提高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培養孩子的興趣特長要克服盲從,有的放矢。孩子的興趣愛好既能增加孩子生活的樂趣,同時也有助于孩子綜合素質的提高。但培養興趣愛好,并不是多多益善,否則就會給孩子增加額外的負擔。家長要針對孩子自身特點,找出適合孩子發展的項目,并應本著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期望值不能過高的原則,使孩子的興趣特長真正發揮陶冶情操、鍛煉心智、減壓放松的目的。
8)要教育孩子好讀書、讀好書,引導孩子讀書是每個父母的責任,孩子一旦對讀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燃起求知的智慧之火。培養孩子讀書興趣,可以改變孩子的氣質,也可以培養孩子高尚心靈。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孩子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再閱讀”。書陶冶了孩子的情操,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記憶力開發,語言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有很好的幫助。家長在選擇書時,除了照顧孩子的興趣以外,面要廣內容要積極向上。如科普書、史記故事、人物傳記、名家名著、唐詩宋詞等。每次讀書的時候,不能流于形式,只是看個故事看個笑話,毫無收益,要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分析、思考、記憶,這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