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BUTI_SUN 2017-11-02 10:11:15
第一招、家長要抽時間盡可能多的和孩子在一起接觸各種事物
現在的社會,工作競爭壓力大,但不能因此讓孩子放任自流,每天工作之余,家長都要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一起活動,如:一起讀書和一起議論,一起逛街,一起與朋友交談。要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經歷的機會,要盡可能的讓孩子接觸到各種事物。這樣一來,可以擴展孩子的視野,豐富他的知識,使他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更有可能選擇最適合的發展空間,不但提供了孩子向家長學習的機會,也讓家長有機會了解孩子,有助于促進家庭成員間的交流和理解。
第二招、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慷慨和無私的關愛
進入中學,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發生著顯著地變化,需要家長更多的關心和愛。“衣食住行”上當然應盡可能多的讓孩子感受到家長關心他、愛他。但更重要的是,無論孩子犯了怎樣嚴重的錯誤,家長都要對孩子有一顆寬容的心,讓他同樣感受到家長的關心和愛。孩子在成長,就需要嘗試,而嘗試,就避免不了犯錯。在批評孩子時不使用損傷情感的言行,例如“你怎么總不如你的同學。”“你滾開,我再也不愿見到你。”“如果你做不到,就別來見我。”罰站、罰跪、罰不準吃飯、罰不準出門、罰不準打電話等。家長能給予孩子的最有價值的禮物是“關愛”——慷慨和無私的關愛。
第三招、家長必須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
家長在管教孩子時應保持一致,這樣可以為孩子建立起統一的行為標準,也可以樹立起家長雙方的權威性。如果爸爸說可以去干一件事,而媽媽說不可以,這樣會搞得孩子無所適從,或從中投機取巧。即使家長對孩子教育有分歧,也最好是孩子不在場時,再進行討論,絕不要在孩子面前爭論。
此外,聲傳言教,身體力行,好的言行舉止也是有利于家長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的。因此家長不可以讓孩子去做連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讓孩子另做一套。更不可以說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平時,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但是,當孩子可能要犯錯誤,我們不得不進行管教時,一定要有權威。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你提的要求是將伴有懲罰或獎賞的。如果家長抱怨管不了自己的孩子,那就說明你在平時管教孩子的時候,沒有很好地建立起自己的權威,無論孩子聽沒聽你的話,你都沒進行相應的獎勵和懲罰,長久下去,使孩子覺得家長的話,聽不聽一個樣,這樣就不好了。有效地限制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的紀律觀念。當然,對孩子的管教必須是負責任的,而且要告訴孩子你所提出要求的原因。管束孩子是告訴他行為的標準,即什么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樣的事不能做。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懲罰太多,懲罰并不能樹立權威。許多家長都有一套獎懲措施幫助他們落實對孩子的管教。在孩子做得好時,進行獎勵,只有在不得不懲罰時才去懲罰孩子。對孩子來說,獎勵比懲罰更有效果。所以,切不可從生理上和心理上來虐待孩子,疏遠、貶抑、支配、體罰,都要盡量避免。要把孩子管好,最上策就是表揚他的進步,并進行獎勵。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