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魚爸 2017-03-06 16:40:26
父母的關注和親密的愛,是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戀”關系的兩個關鍵。
孩子需要積極地關注。“當我不開心時,我會感到難過。我的情緒需要有人看到,不管我的目的如何,我首先希望有人關注到我的情緒,而不是忽視和打擊。”
這樣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愛的,是被父母關注重視的。
所以有時候兒子一臉的難過地帶著他的玩具找到我說:“爸爸,我的這個輪子掉了。”其實這個時候他只是希望我能響應他的感受。
“你是不是覺得不開心,要不爸爸給你修修。”
不管再忙都要重視孩子的問題,因為那是他們眼里的大事。
“好的!”這時候兒子馬上就高興了起來,等著我鼓搗。
就算修不好,孩子也不會難過了,因為父母感受到了他的情緒,并且積極地幫助了他,這樣就足夠了。
孩子很多時候要的不多,僅僅是父母一個關注的眼神、一個擁抱,或者摸摸頭、拍拍肩膀也好呀。
讓孩子被關注,孩子會覺得這個世界充滿愛和理解,而不是冷漠和忽視。所以,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內心會更加的溫暖,會更加疼惜心愛的人。
男孩長大的,娶妻之后,看到妻子每月肚子疼,也會想方設法為其減輕痛楚,而不是忽視妻子的感受。
女孩長大后,見丈夫在外打拼,就算時運不濟,掙錢不多,也不會劈頭蓋腦地一頓臭罵,然后拿丈夫跟其他人比。而是會關注到丈夫內心的感受,同舟共濟,勉勵為先。
這一切,有一半來源于原生家庭有沒有給孩子的內心種下一顆溫暖的種子。
04
親密的愛會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安全的基地。讓孩子體會到這種不離不棄的關系,自己不是孤單的,而且不會被拋棄,感覺周邊的世界是安全而穩(wěn)定的。這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核心。
我們常常譴責父母的溺愛。反而忽視了很多孩子實際缺愛。
我們期待孩子擁有美好的品格,比如善良、包容、理解、自信、獨立、有耐心。而這都建立在一個被愛著、被尊重著的個體之上。
內心強大的孩子就是就是擁有父母的愛和尊重。不僅僅感受到溫暖,更加讓自己變強大。
好好愛自己的孩子,其實就是愛我們自己。因為眼前這個小小的孩子,就是曾經的我們。
小說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說:“和小孩在一起,可以拯救你的靈魂。”其實就是跟過去的自己對話。那個曾經軟弱的、被忽視的、默默流淚的孩子在跟你傾訴、吶喊。那個曾經快樂的、內心溫暖的孩子,也在你最無助的時候給你力量。
而如今,我們有了孩子。看到他們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前行著。唯有努力同行。不辜負這一段上天賦予的難得的親子情。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