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7-02-09 18:51:20
這架犁,一經皇帝龍手一碰,也就非同凡品,涂上一層“皇威”色彩,迄今仍陳列在故宮大殿中。
毛主席故居也在“豐澤園”里面,舊稱“豐澤園”西八所,是一個北京傳統的四合院。毛主席住的是北房,五開間,西面的兩間現陳列毛主席的日用遺物,東面三間是辦公室和臥室。寫字臺、毛巾被、拖鞋等遺物,都按原樣陳列。此處清朝稱“菊香書屋”。
“豐澤園”西面有“荷風蕙露亭”。南面正門額石上鐫刻“靜谷”兩字,門內有一株連理柏。兩旁有對聯。上聯:“勝賞奇云巖,萬象總輸奇秀。”下聯:“青陰留竹柏,四時不改蘢蔥。”這對“豐澤園”區的描寫,可謂恰到好處。
上述南海主景區已對外開放,憑票游覽。我去游覽那天,人流不息地走來走去,充滿著歡樂!有的漫步海岸,有的在湖上劃船,笑語聲不絕于耳!
南海現未開放的還有兩景值得一提。海晏堂位于三海的中央,是西式建筑。據《北京宮苑名勝》考稱,它是慈禧建筑用來款待女賓的。堂中幾榻,都是巴黎生產,模仿路易十五所用家具的式樣。袁世凱竊國后,改名居仁堂,常在此會客。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張作霖自稱大元帥時,曾用它作“帥府”。這一組建筑中的延壽齋、福壽軒、延慶樓、福祿居等,都是民國年間新建的。曹錕任總統時,在延慶樓辦公,直奉軍閥混戰后,他又被馮玉祥囚禁在這座樓內。
南海地區還有著名石刻“柏梁作”詩十號。十號,即十方刻石,上面有詩和詩序。四面環水,繚繞如帶的V字廊今已不存,在它南面的用純漢白玉石砌成的“石室”,仍不失為珍貴古跡。石室內原有一個金匾,故俗稱“石室金匾”。公元1914年袁世凱密謀修改“大總統選舉法”,進行竊國,曾將三個候選人的名字,預先寫好,藏在金匾內,到期啟封,再由欽定的國會議員從那三人中,選出其中一人為“大總統”。
到南海游覽印象最深的是到處古木參天,前人贊美它“翡翠層樓浮樹抄,芙蓉小殿出波心”。但細檢園容,惟獨沒有榆樹。據說是因為公元1883年那年樹上生了蟲子。一天慈禧經過榆林,有條蟲子掉在她的衣襟上,螫了她的手,她一氣之下,便令人把那些百年古榆一伐而盡。從此南海就沒有榆樹了。
中海
從勤政殿北行,直到福華門是中海西岸的陸地范圍。中海原有不少殿閣樓臺,建國三十年來,又建了一批現代化建筑。但都不對外開放,只有懷仁堂有時接待首都少年兒童參觀。
懷仁堂是中海的重要建筑。它的舊址早先叫“儀鑾殿”,是被八國聯軍放火燒掉的。慈禧逃難回京以后,用了五百多萬元銀洋,在“儀鑾殿”的廢墟上建了一座佛照樓。有首宮詞說:“天半燈搖紫電流,玲瓏殿閣仿歐洲;卻因一炬西人火,化出繁華佛照樓。”詠的就是此事。民國初年,佛照樓改名懷仁堂,國務院、攝政內閣、北平政分會擴大會議,都曾在這里辦公。袁世凱死后靈樞曾停在堂內。新中國成立后,這里專作會場,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和最高國務會議等重要會議都在此召開。堂前陳列的文物很多,有獸首人身銅像12座和景泰藍銅獅、紀念碑以及牛、虎、龍、蛇等12屬相。
中海的西北岸,還有一座重要建筑,叫“紫光閣”,又名“平臺”,是明武宗朱厚照觀看操演射擊的地方,臺高數丈,后面有凌云閣。清代沿其舊制,并在殿內懸掛歷代功臣像。每年農歷正月十九日,皇帝來此設功臣宴,大宴群臣。閣內珍藏有地圖、繪畫等珍貴文物。解放后,閣亦完整,內部藏品幸存。
中海東北岸也有不少名勝和著名建筑。
蕉園,又名椒園。系明代崇智殿的舊址。由西苑門沿中海東岸北行,兩旁槐柳蒼翠,果木蔭森,十步一摟,五步一閣,觀賞不盡,窮極奢麗。清乾隆年間,蕉園是小內監讀書的地方。每年上元節(即農歷七月十五日)又在此舉行“孟蘭盆會”。入夜,無數河燈,浮放水面,瀛臺海面,北海水心,燈光萬點,隨流漂蕩,蔚為奇觀。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