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好未來教育研究院 作者:好未來教育研究院 2017-01-16 18:59:59
04
我讀研的時候,有一次在圖書館上自習。
突然,旁邊一女孩臉憋得通紅,大聲拿著電話說:“這你都不會啊!就是點一下朋友圈右上角的富豪,就能發啊!”“教了你多少遍了,怎么還不會啊!”
我緩過神兒來之后,想了想,應該是她的母親打電話問怎么發朋友圈。這位女同學急了,直接把母親一通教訓。
這樣的場景,你是不是也覺得似曾相識呢?
其實,現在的互聯網這么發達,潮流一種接一種,很多事情我們還要請教孩子。就像是小時候的他們,什么都不懂,要靠父母的教育去看世界一樣。當你老了,因你的壞脾氣讓孩子受的委屈,都會從你身上還回來。
如果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耐心教育,細心引導,不對孩子大吼大叫,那么當你老了,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你。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少不了對父母的模仿,你身上的品質和特性,孩子有極大的可能會學習過來。
美國的羅伯特?亞倫博士研究憤怒將近30年,他在醫學臨床中,見過患者憤怒的種種表現,也看到了人的憤怒怎么一步一步演化成了負面情緒,甚至能從父親傳給兒子,從母親傳給女兒。他說過這樣的話:“父母通常是子女仰望的對象,是行為上的角色模范,要是父母經常大發雷霆,做子女的能夠好到哪里去?因此,要做好憤怒管理,關鍵的第一步是:克制住你想要發泄怒氣的沖動。如果你能在怒意萌生時加以克制而不是立即發泄,你在行為上就有更多選擇。”
所以,耐心教育孩子,給他們犯錯的機會,用適當的語言和行為去引導孩子,不要因為自己一時的沖動,傷害孩子。
05
如何抑制自己的壞脾氣呢?家長們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
1.轉移意識。當自己火冒三丈的時候,首先試著冷靜下來,在心里默念“不能發火”,然后將自己的思想轉移到其他事情上,讓自己逐漸冷靜。
2.將壞情緒寫下來。在《如何說孩子才會聽》這本書中,我看到過這樣的育兒方法。當孩子心情不好非常氣憤的時候,父母不要在孩子氣頭上說話,可以給孩子一張紙一支筆,讓他把壞情緒寫下來。很多父母嘗試了這樣的方法都非常有效,不管是孩子把紙上畫的亂七八糟,還是在紙上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情緒,這都對孩子的脾氣有一種緩沖作用。所以,當家長們生氣的時候,不妨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緩解心情,不要急于讓脾氣爆發,傷害到親近的人。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