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6-06-08 14:06:00
4.切忌嘮叨,不良的心理暗示。
不要渲染考試艱難和后果,有些家長對孩子不斷渲染考試的艱難,分析考不好的后果,
這樣會使孩子臨場更恐懼、更壓抑。只要孩子不慌不忙、愉快輕松、扎實努力,就是成功的預兆。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復念叨"你要加把勁啊!"、"你一定要考好呀!""你不要緊張","你說要考多少分、考什么學校"等這樣的不良心理暗示的言語。如有嘮叨的工夫,不如給孩子講講笑話,讓他的神經放松一下。
考前幾天,孩子復習功課方面大局已定,這時父母重點是幫助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和身體適應,考前家長應該盡量避免給孩子施加壓力,有經驗的家長就是告訴孩子,中考對于他,像做了一次普通測驗,學習也一樣,關鍵是平時把功夫下到了。不要過多地叮囑孩子,盡量讓孩子完成自己的準備工作,嘮叨會讓人生煩,避免過分地照顧孩子,從言辭上要適度地"冷淡"孩子,從后勤保障上有意識地再幫孩子檢查一下,必備物品如準考證、文具、手表等絕對不能遺漏。
每年中考的題目難易程度不同,因此每年學生考試的成績總會出現浮動。不要給孩子定各門功課考分目標,不要求孩子非要考上哪一級學校。考試期間,不要考完一門就急著跟孩子談結果,只要一談,就有可能造成孩子壞的聯想而情緒波動,因為孩子總有沒有答對的題目。告訴孩子只要盡力就可以了,至于結果如何,不要想那么多,而且孩子一場考試下來,會有不同程度的疲倦感,需要休息,振奮精神投入下一場考試。家長不應當在考試期間,尤其是一出考場便問這問那,過多占用孩子的寶貴時間。重要的是讓孩子抓緊時間去"充電",去溫習課本,而不是纏住摸底。
5.合理安排膳食,注意飲食衛生。
考試前夕,孩子的身體在大腦的指揮下,神經內分泌系統處于功能上的亢奮狀態。醫學上稱之為"應急狀態",加上用腦過度,孩子很容易出現飯吃不香、覺睡不著的現象。家長應盡量保證孩子有豐富的營養、充足的睡眠,關心孩子飲食起居的每一個細節。但真正淡化考試的做法,就是從點滴做起,平時家庭生活規律照舊,也完全沒有必要搞什么考生食譜,平時孩子喜歡吃什么,考試時照樣吃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感到舒適,吃什么可口就吃什么,住什么樣的地方舒適就住什么地方,應當多聽孩子的意見。但飲食以雞鴨魚肉唱主角的做法并不明智,這時在飲食選擇上應本著高糖、高蛋白、低脂肪的原則。高糖是因為大腦工作時,大腦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糖類,而非脂肪。血糖水平低,大腦的工作效率也高不了。所以適當提高血糖,有利于復習考試。低脂,是因為夏季過食油膩,會傷脾胃;而且因考生大部分時間是坐在書桌前,運動量少,能量消耗不掉就會積蓄,造成肥胖。那么吃什好呢?這時可以熬些薏米粥,綠豆粥、銀耳蓮子湯等,適量放些糖,既美味又可口,又營養豐富,清熱祛暑。夏季蔬菜豐富,黃瓜、西紅柿、冬瓜、茄子均可大量食用,配以雞蛋、牛奶、瘦肉、魚等有助于增強記憶力的食品,是理想的飲食結構""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把臨考前的日子過得太"隆重",孩子們一方面在享受著家長們自己營造的安逸的學習環境,同時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