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中考網整合 2015-12-18 18:57:55
1、勿對孩子控制過嚴
作為家長,當然不能對孩子不加管教、聽之任之,但是控制過嚴又可能壓制兒童天真爛漫的童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作用。不妨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只有從小能享受選擇權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和自在。
2、鼓勵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際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為時時可能遭受孤獨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溫暖。不妨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特別是同齡朋友。本身性格內向、抑郁的孩子更適宜多交一些開朗樂觀的朋友。
3、教會孩子與人融洽相處
和他人融洽相處者的內心世界較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帶孩子接觸不同年齡、性別、性格、職業和社會地位的人,讓他們學會和不同類型的人融洽相處。當然,孩子首先得學會跟父母和兄弟姐妹融洽相處,跟親戚朋友融洽相處。此外,家長自己應與他人相處融洽,做到熱情真誠待人,不勢利卑下,不在背后隨意議論別人,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4、物質生活避免奢華
物質生活的奢華會使得孩子產生一種貪得無厭心理,而對物質的追求往往又難以獲得自我滿足,這就是為何貪婪者大多并不快樂的根本原因。相反,那些過著簡單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會玩得十分高興。
5、讓孩子愛好廣泛
一個孩子如果僅有一種愛好,就很難保持長久的快樂感覺。試想:只愛看電視的孩子一旦晚上沒有合適的節目時,心頭必然會郁郁寡歡。相反,如果孩子看不成電視時愛讀書、看報或做游戲,同樣可樂在其中。
6、引導孩子學會擺脫困境
即便是天性樂觀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也不可能“永遠快樂”。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時就著意培養他們應付困境、逆境的能力。要是孩子一時還無法擺脫困境,還可以教育孩子學會忍耐,或在逆境降臨之時尋求另外的精神寄托,如參加運動、游戲、聊天等等。
7、擁有適度的自信
擁有自信與快樂性格的形成息息相關。對一個因智力或能力有限而充滿自卑的孩子,家長務必發現其長處發揚光大,并審時度勢地多作表揚和鼓勵。來自家長和親友的正面肯定無疑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樹立自信。
8、創建快樂的家庭氣氛
家庭的氣氛,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牙牙學語之前就能感覺到周圍的情緒和氛圍,盡管當時他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可以想見,一個充滿了敵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絕對培養不出開朗樂觀的孩子。
“你的問題呀,就是太關注自己,你在拼了命地努力,你的同學不努力嗎?誰都知道中考重要,都在玩命學,憑什么你一拼命就比別人強那么多啊?你是愛因斯坦啊還是柯南啊?”我忍不住笑了出來。她看我心情緩和些,繼續說:“但說回來,你就按著這個勢頭繼續努力,不用很久,很快就能有所突破。”
“成功路上艱難的并不是苦,也不是孤獨,而是屢遭挫折之后還能不改初心地繼續奔跑。”她的一句話我如今仍然記憶猶新,“做個沒心沒肺的人吧!”
做個沒心沒肺的人吧,世上并非所有事情都是百分之百的公平,也并非所有努力都會立竿見影。這時,就做一個沒心沒肺的人,淡化你的需求,忘記你的目標,繼續按照計劃前進,不經意間,你已經修煉成了立足武林的大師。
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
這次考完試之后,我告誡自己忘記眼前的得失,只要堅持前行,夢想終將實現。考試之后,我升級了我的超人養成計劃,加入一個叫作to-dolist的項目來更加高效地利用細碎的時間。因為我發現,盡管已經把每天的日程排得相當緊湊,仍然有很多時間在不經意間被浪費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