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家長幫全國站 作者:小童不再胖私 2015-12-07 14:30:33
名校最值錢的是什么?
一流學校的最大優勢是,只要把好學生招進來,就算硬件和教育質量跟不上,畢業生自然也會很優秀。真是這樣嗎?
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家長和學生都在追逐名校,在學生努力學習的一刻,他們腦袋里面幻想出來激勵自己的,往往是得到錄取通知書那一刻的榮耀。其實這幻想也不無道理,從教育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就是信息效應,只要踏入名校,就已經證明了學生的實力,不管入校后成績如何,一張錄取通知書已經成為某些工作的敲門磚。
除了信息效應以外,名校有更好的師資和環境,這也當然是為學生之后升學或者找工作加碼,但是家長、學生甚至學校往往忽略了名校最有價值的一點,則是“同齡效益”,用通俗的話來說,則是同學們之間的影響。
三個學霸好友
大家畢業往往最懷念的是與同學們相處的時光,從宿舍到上課,大家都在一起交流,因此不管是對成績還是性格都有深深的影響。我剛在美國上大學的時候,經常管不住自己,因為高中讀書太辛苦了,讀大學的時候就會有一點放松。看到室友們也是每個周末都想著去派對,平時大家聊天都常常在吹噓自己讀書多么不給力,我更加沒有心思學習了,有時連續曠課好幾次,連教授都發來郵件警告我。本科第一個學期的成績單慘不忍睹,第二學期開學很久后我才敢看第一學期的成績。
幸運的是,我遇到了一個好朋友叫作小熊千里,機緣巧合,我和她好幾節課都在一起上,因此平時經常在一起學習、吃飯。她是日本慶應大學來的交換生,也是沖繩島當年“高考”的“狀元”。她讀書很刻苦,沒有太多的雜念。雖然她也像其他日本姑娘一樣,每天早早起來化妝,然后穿上漂亮的衣服和高跟鞋,周末也會和小伙伴們一起參加派對,但是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不像其他女孩一樣會嘰嘰喳喳地討論八卦,而是經常討論“國際大事”。和她在一起的半年,讓我真正感受到了她從內到外都非常自律的風范。逃課絕對是沒有的事情,作業一布置下來,提前兩個星期就開始做。學國際關系的她,如此努力不是為了進政府部門工作,而是因為她對發展中國家的小手工業感興趣,希望找到合理的政策,支持小手工業的發展,從而解決貧困問題。受她影響,那個時候的我對社會均等方面的問題很感興趣?上Ы粨Q生的項目結束之后她很快就回去了。
后來,我又交到了一個非常努力且嚴謹的朋友——阿里薩。她是猶太人與黑人的混血兒,在新澤西的郊區長大,算是美國中產階級教育的典型。她的努力勁頭比起小熊千里只多不少,每天上課都拉著我早早地坐在第一排,教授的答疑時間也從不缺勤。離交作業還有好幾天,她就逼著我和她討論作業,如果我們有爭議的地方,還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問助教。她的拼搏目標其實很簡單,就是在大公司做個精算師,像她家里人一樣,繼續過上舒適的中產階級生活。她對國家大事并不感興趣,但是對生活中的細節要求精益求精,不管是妝容還是作業,都工整極了,讓人挑不出毛病。
求學路漫長,讀博士期間,我又交到了另一個好朋友,這次是來自墨西哥的赫爾。他身材高挑,一頭卷發,之前在投資銀行工作過,因此就算在讀博士的時候,每天也穿著燙得很堅挺的西裝,灑著香水。他家里是房地產開發商,初看是個吊兒郎當的花花公子,但是接觸下來,發現他格外勤奮。認識他那么多年,除了周六一天,每天早上九點半到晚上八點,他都雷打不動地在圖書館復習功課或者做研究。這很難得,因為他的研究經費是世界銀行給的,不用給教授做研究,除了好幾年后的畢業,并沒有什么外在的壓力督促他每天努力。周六,有時我們會一起去公園里面踩單車,或者去紐約下城逛街,我不由感嘆陽光明媚,詩酒趁年華,不如周日也接著出去玩吧。他則狠狠地瞪我一眼說:“那些六七年才畢業的人也是這么想的哦,明天一定要記得早早到圖書館。”他是富二代,也是一個特別愛國的人,我們在一起喝酒的時候,討論的話題往往是:墨西哥選擇了接受大量的美國思維洗腦,到底對自己國家的發展是有益還是無益:中國勞動力怎么轉型,是靠教育,還是靠投資環境的改變。
同齡效應——從小學到大學
本科畢業快四年了,政治課上的日本內閣斗爭對經濟發展的深遠影響我早已不記得,但是我不會忘記每天走進圖書館,看到小熊千里在那里讀書的時候的安心感覺。數學課的抽象代數我早已不記得,但是我不會忘記每次與阿里薩討論作業的情形。而在我覺得壓力太大的時候,我更加想起赫爾總是笑瞇瞇地看著我說,夢晗,我保證你一定會沒事的,一定會好的。他們的內心如此強大,從來不抱怨生活中的壓力,像陽光一樣燦爛,我從他們身上吸收的正能量,讓我覺得自己一輩子都受用無窮。雖然這些朋友散落在世界各地,但是每次想到他們,我像他們在我身邊一樣,又有了無窮的斗志。
有趣的是,在研究中我們已經把“同齡效應”量化,來觀察,擁有更好的同齡人,是否會對一個人的成績、工資,甚至社會態度和社會關系有影響。但是從研究來說,勤奮的人自然喜歡和勤奮的人玩,因此如果我們簡單地比較朋友的分配的話,當然會發現那些擁有勤奮朋友的人的成績自然更好。為了控制這個內生性,研究者利用學校宿舍的隨機分配和座位的隨機分配發現,和成績好的人做室友或者同桌,真的對學生有著積極的影響。類似的研究分別在美國、中國、以色列、南非、肯尼亞的高校與小學進行,都發現了類似的效果。
同齡效應的影響當然不僅僅局限于成績,朋友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也會深深地影響著彼此。最近的一篇研究發現,在印度,對于那些出生貴族的小學生來說,在他們有了社會階級底層的人作為同班同學或者同桌之后,他們變得更具有同情心。他們更加愿意參加公益活動,更加愿意按照能力,而不是以家庭背景為條件選擇朋友,也更加愿意把自己的資源分享給小伙伴們。
最后,同齡效應在學校之外也是非常有用的,曾經的同學往往是進入社會后最好的人際資源。智利的研究數據發現,在控制了能力變量以后,進入名牌大學的人比沒有進入名牌大學的人更有可能成為世界五百強的董事會成員,而這個影響不是因為學校本身更好,而是因為同學之間的關系?既朊拼髮W的人家里更可能有良好的社會背景,而就算沒有良好的社會背景,在他們高中和大學接觸了這些有背景的人之后,積累了社會資源,也更有助于他們在職場上成功。
這么說,精英學?梢酝低祽辛,只要把好學生招進來,就算硬件和教育質量跟不上,畢業生自然也會很優秀。但是從政策平等的角度來考慮,特別是中小學,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師資與財政上面的平等,而是如果過早出現名牌中小學,優勢資源更會被壟斷,從而導致社會分層更加嚴重。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