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 作者:碧月風荷 2013-04-09 15:00:11
數學:
Ⅰ.考試要求2012黃岡中考數學科目考試說明
1.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評價理念,有利于促進數學教學,全面落實《數學課程標準》所設立的課程目標;有利于改變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高中階段學校綜合有效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狀況。
2.重視對學生學習數學“四基”的結果與過程的評價,重視對學生數學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性評價,重視對學生數學認識水平的評價。
3.體現義務教育的性質,命題應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
4.試題的考查內容、素材選取、試卷形式對每個學生而言要體現其公平性。制定科學合理的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尊重不同的解答方式和表現形式。
⒌試題背景具有現實性。試題背景應來自學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現實,符合學生所具有的數學現實和其他學科現實。
⒍試卷的有效性。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結果與過程的考查,加強對學生思維水平與思維特征的考查。
中考試卷要有效發揮選擇題、填空題、計算(求解)題、證明題、開放性問題、應用性問題、閱讀分析題、探索性問題及其它各種題型的功能,試題設計必須與其評價的目標相一致。
試題的求解思考過程力求體現《數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數學活動方式,如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等等。
依據數學課程標準,考試要求的知識技能目標分為四個不同層次:了解(認識);理解;掌握;靈活運用。具體涵義如下:
了解(認識):能從具體事例中,知道或能舉例說明對象的有關特征(或意義);能根據對象的特征,從具體情境中辨認出這一對象。
理解:能描述對象的特征和由來;能明確闡述此對象與有關對象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礎上,把對象運用到新的情境中。
靈活運用:能綜合運用知識,靈活、合理地選擇與運用有關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數學任務。
數學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分為三個不同層次:經歷(感受);體驗(體會);探索。具體涵義如下:
經歷(感受):在特定的數學活動中,獲得一些初步的經驗。
體驗(體會):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征,獲得一些經驗。
探索:主動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通過觀察、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對象的某些特征或與其它對象的區別和聯系。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