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 作者:紫涵 2013-02-19 09:58:31
記者今天致電上海質監、教育、物價等主管部門了解到,針對“問題校服”事件,相關部門連夜對形成校服監管的長效機制進行研究,抓緊明確準入標準、規范訂貨主體和程序等一系列措施。
針對目前校服采購多是學校“自己說了算”的問題,上海將研究區縣和學校相結合的相對集中采購模式,并充分發揮學校家長委員會的作用,訂貨過程對學生和家長充分公開。“只有整個過程更公開、更透明,充分接受監督,才能杜絕腐敗和不負責任的現象,確保校服安全。”上海市教委基教處處長倪閩景說。
同時,上海將研究建立針對校服更嚴格的地方標準,實現最嚴格監管。在采購過程中,質監部門將進行前置檢驗。同時加強過程監管,建立“黑名單”制度。一旦發現問題立刻召回整改,并嚴肅處罰。未整改合格的企業,將進入“黑名單”,不得作為校服供貨廠家。
采訪中,也有幾位校長向記者表示,目前上海對中小學生校服價格有嚴格限定,“夏季學生服(校服)只有五六十元一套,冬季的學生服(校服)不能超過150元一套。這個標準下要買到高質量的校服,確實有點捉襟見肘。”出于對利潤的追求,部分廠家就會出現偷工減料等現象。
倪閩景告訴記者,目前的限價是市物價局2005年制定的,此后一直沒有調整。今后上海將考慮就校服價格進行征詢,給出一定價格區間,合理確定校服價格。選擇哪家企業,價格是否合理,將充分聽取家長委員會的意見。市物價部門表示,校服定價應實施“保本微利”原則,既充分考慮學生和家長的承受能力,又兼顧企業合理利益。
從多地學生營養餐安全事件頻發,到“問題校服”的曝光,校園質量安全總是令人擔憂。盡管此次檢出的“問題校服”尚未流入校園,但我們不能僥幸,如果監管長期缺位或是不到位,如果標準長期缺失或是滯后,如果過程缺乏應有的公開和透明,將會造成怎樣的后果?帶來的信任危機和不安全感又將如何彌補?新學期剛剛開始,希望“問題校服”能夠警醒更多的地方政府和學校,希望更多的企業能夠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共同為孩子構建一個安全無憂的校園。推薦:熱議:中學階段“招生大戰”是否該停了
相關閱讀: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