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 2012-02-20 15:49:30
1、五種表達方式。
(1)記敘。弄清記敘的要素和線索是閱讀記敘文的基本要求,同時,還要分清記敘的順序與人稱。
(2)描寫。描寫是記敘文中常用的一種表達方式,用來表現人物、交代背景、渲染氣氛、抒發感情、突出中心;說明文中的描寫是為了把事物說得更準確、更易懂、更形象。
(3)說明。理清說明順序,抓住特征,分清說明方法。
(4)議論。分清議論的要素和議論的方式,分析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5)抒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要正確理解作者的情,就必須因人因事因物,從對人、事、物的敘述和描寫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線索及作用。
文章線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以主題為線索(2)以人物為線索。(3)以事物為線索。(4)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5)以"情"為線索。
作用: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3、記敘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后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4)補敘:在順敘之后再補充敘述某些與前文有某中聯系的內容,是對上文所做的補充解釋,對下文做必要交代的敘述文字。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因為補敘與插敘同是中斷原來的敘述而插進去的文字,所以也有人把補敘歸入插敘,但兩者是有區別的。
4、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運用了……的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2)擬人:運用了……的修辭,生動形象地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
(3)夸張:突出特征,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增強語勢,條理清晰,節奏鮮明,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設問:引人注意與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啟下。
(8)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給人以不可辯駁的力量。
5、記敘文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6、概括內容。
本文記敘了(描寫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件、景物),表現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實質),抒發了作者……的感情。
7、環境描寫的作用。
(1)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為人物活動提供具體的背景。(2)渲染氣氛。(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4)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為下文作鋪墊)。
8、句子的作用。
語句的作用一般表現為兩個方面:
(1)結構上的作用,包括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巧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后照應、總結全文、點明題旨、推動情節發展等;
(2)內容上的作用,包括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