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安中考網整理 2011-11-17 14:20:26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譯文】
	  南山下有我種的豆地,雜草叢生而豆苗卻稀少。
	  早晨起來到地里清除雜草,傍晚頂著月色扛著鋤頭回家。
	  道路狹窄草木叢生,夕陽的露水沾濕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濕了并沒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注釋】
	  南山:指廬山。
	  稀:稀少。
	  興:起床。
	  荒穢:形容詞作名詞,指豆苗里的雜草。穢:骯臟。這里指田中雜草
	  荷鋤:扛著鋤頭。荷,扛著。
	  晨興理荒穢:早晨起來到田里清除野草。
	  狹:狹窄。
	  草木長:草木叢生。長,生長
	  沾:(露水)打濕。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無違: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違:違背。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東晉潯陽柴桑人(今九江市人)。名陶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先生,入劉宋后改名潛。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
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被稱為“平淡之宗”,是田園詩派的開創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等。
相關閱讀: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