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狐教育 2011-07-08 09:28:02
初中成績優秀、高中卻大幅退步,對于自己從初三升入高一后普通出現的兩極分化情況,不少學生認為是"老師講的內容有很多在初中時根本沒學過"、"高中學的內容比初中難太多"、"老師講課方法跟初中不一樣"等原因造成的。初高中學生在知識系統、學習心態、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差異,是學生成績下降的直接因素,也是初高中急需解決的三個銜接問題。
【問題一】
教材需補缺補漏
教材知識體系上的差異,是不少剛畢業的初中生升上高一后的最直接感受。泉州市現行的初中教學采用的教材與高中教學采用的教材往往出自不同出版社,比如初中語文采用"語文版"教材,而高中語文采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初中歷史采用"北師大版"教材,高中歷史則采用"岳麓版"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知識系統的安排上,有的重疊、有的空缺,各科任老師不得不從有限的課堂中擠出時間為學生補齊知識內容的缺漏。
【問題二】
心態需調整適應
另一方面,這幾年中考試題相對簡單,不少學生壓力減輕、學習態度不踏實,"初一、初二時玩著過,到了初三才收心復習",有的學生甚至到初三下學期后才開始突擊復習,以投機取巧的方式來謀求一時的好成績。
升上高中后,不少學生仍然抱著初中印象里的"初中拼一下,輕輕松松就進了實驗班"的想法來面對高中學習,想著進入高中先放松一下,等高三再開始拼大學。過于自信的心態,導致學生升到高中后因為不踏實學習而無法適應。
同時,還有一部分學生,通過往屆生的口耳相傳把高中難度夸大,還沒真正接觸到高中教學就產生懼怕心理。帶著固有印象升到高中后,這部分學生一到考試就慌亂不已。
【問題三】
強調主動學習
在學習方法方面,科目眾多、知識強度大的高中比初中更強調學生的自覺、主動性學習。以語文背誦課文為例,學生如果背不出老師布置的課文,初中老師可能會留下來監督學生直到背熟為止。而高中老師在時間、精力上都不可能留下來監督學生,一切全憑學生的自覺主動。
因此,習慣了學什么、怎么學都由初中老師一手"包辦",以做題、練習代替歸納、總結課本的模式升入高中后,學生短期內難以適應注重學生主動推演、概括、歸納、總結能力培養的高中教學方法。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