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合 2009-08-27 09:45:12
許多家長和考生打進電話,傾訴無法向對方說出的心里話。擔心孩子驕傲,不告訴他摸底考試成績;覺得時間不夠用,擔心考不好對不起父母……面對普遍性的“擔心”,專家提醒:臨考階段,鼓勵和自信才能考出好成績。
“兒子,好成績該告訴你嗎?”
“我想對兒子說,你摸底考試考得很好,可是又擔心……”昨天一大早,劉女士就打來電話,焦慮地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原來,在省重點初中上學的兒子,學習自覺性一直不好。可上周中考前最后一次摸底考試,他考得很不錯。“班主任要求我們對兒子保密,害怕他自滿松懈”,劉女士答應了,結果這兩天發現兒子情緒沮喪。兒子說,班里很多學生考得很好,獲得老師肯定,但自己一直不知道成績,肯定沒考好。劉女士著急了,她還發現兒子因此產生了抗拒學習的想法。
專家建議:告訴孩子真相。因為最后臨考階段,越常態、越正面的信息越會提升考生的自信力。這個時期應該以鼓勵為主。
“我覺得復習不夠,怕考不好”
“我覺得時間不夠,老擔心考不好,怎么辦?”朱小琳是西安愛知中學初三的一名學生。她這幾天在家復習功課,越發著急起來。“時間不夠呀,物理一門課就得看一天,其他的幾門功課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復習了。”她說自己平時測驗老是粗心,做錯題,現在老覺得不把書本再看一遍,就什么都不會。“我該怎么辦呀?”朱小琳顯得有些焦急。
專家建議:轉移注意力增加自信,考試也是自信心的考驗。像朱小琳這種情況,很多考生身上發生過。其實這是一種自信心不足的表現,長期累積下來,這種負面情緒會影響考試發揮。建議現在可以聽一些放松音樂或找朋友聊天,轉移這種情緒,冷靜下來。然后認識到平時積累已足夠,只要現在保持正常吃飯、睡覺,查漏補缺地復習,就可以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