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7-20 11:39:02
離中考還有兩個月,不少考生已逐漸進入臨戰狀態。為爭取時間,有的考生拼命熬夜,以至形成習慣,第二天上課就開始犯困;還有的考生一直有夜間用功學習的習慣,夜越深其精力越好。石家莊市第十八中學心理老師李霞提醒考生,畢竟中考在白天舉行,考生應讓自己的興奮時間與考試時間吻合。因此,應盡量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已經是“夜貓子”的同學應盡快開始調整生物鐘以適應考試。
考生可以根據中考的科目來安排復習、調整生物鐘。
據介紹,人在某時間段內最適合學什么是有規律可循的。考生可以參考下面這個時間表對自己的生物鐘進行適當調整。
6時至8時:頭腦最清醒,體力也很充沛,是學習的黃金時段,可安排較難掌握的學習內容。
8時至9時:此時人的耐力處于最佳狀態,可安排難度大的攻堅內容。
9時至11時:此時短期記憶效果很奇妙,進行突擊記憶、學習可事半功倍。
13時至14時:可午休。午飯后人易疲勞,春夏尤其如此。休息調整一下,可養精蓄銳,下午學習的效率會更高。不過,午休時間不宜過長,半小時左右即可,不宜超過一小時。
15時至16時:休息調整后精神狀態較好,此時長期記憶效果特棒,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記憶”的東西。
17時至18時:是進行復雜計算和有難度作業的好時間。
晚飯后:應根據各人情況妥善安排,語、數、外等科目交叉安排,也可難易交替安排,以防在一科上花費過多時間,而產生疲勞且效率不高的問題。
李老師提醒考生,每個人都有自身特點,如何做到遵循規律,更高效地復習,就要求考生首先要了解自己,對自己的生物鐘有一個分析。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