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網 2009-05-08 13:35:46
不要輕易放棄“零志愿”
填報零志愿時,其實外區有很多很好的學校,放棄了非常可惜,而且本區的學生報外區往往比較少,“命中率”會比較高。如果路途還算方便的話,填報外區學校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方法。名額分配法,要看有哪些名額,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填報,往年也有分數略低但還是被錄取的情況。
后面十五個志愿的填報,原則就是分數優先,拉開一點檔次。參照往年的成績來填報。填報擇校時要注意,代碼千萬不能填錯。比如建平中學和建平中學(擇校)是不同的代碼,電腦掃描時只看代碼。如果填的是建平中學(擇校),而代碼誤寫成建平中學。即使達到擇校分數,也不會被錄取。
是否選擇擇校,要看家庭的經濟狀況以及這所學校是否適合自己。考試中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考得很好的情況有,發揮失常的情況也有。既要相信奇跡會發生,不把自己看死,也要報一些穩妥的學校,以防落空,否則補填會很麻煩。報一些相對高些的志愿,對考生有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作用。
了解高中的信息,上相關網站,向他人咨詢,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是,家長和孩子先去參觀一下這個學校,也許會被學校的風氣,文化底蘊所吸引,有力量的牽引。有學生零志愿報了延安中學,被錄取后,到學校一看,傻眼了,離自己家非常遠。想反悔也已經不可能了。所以應該提前去學校參觀一下。
志愿要關注學生興趣
考生選擇的志愿和決定志愿順序,是初中生報考高中階段學校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考生在選擇志愿學校時,應根據自己的志趣、理想和沖擊能量,先選取一批,再從這一批里“精選”,不喜歡的刪除,最后將各個學校進行排序。志愿排列順序是,最喜歡的排在最前面,錄取要求高的排在前面,依此類推,因為招生學校錄取時是以考生的成績為依據,按各人的志愿順序逐個對照錄取的。
填報志愿前,一些家長拿到區縣招生任務書后,就花很多精力研究普通高中的招生計劃,關注普高歷年錄取分數線、高考升學率,對中專、職校、技校一概不予考慮,甚至還有家長提出:非讀重點高中不可。其實,中考填報志愿是初中生面臨第一次人生選擇,而面對這樣的選擇,孩子年齡尚小,家長又往往缺乏經驗。因此,報哪所學校,填哪個專業,成為近期所有初三考生和家長極為關注的問題。考生只有全面權衡自己的學業水平和各方面條件,恰如其分地確定自己所能報考的學校和專業。
首先,家長選擇志愿必須從考生的個性特點出發,包括考生的學業水平、職業理想、興趣愛好、優勢特長、職業能力傾向及氣質性格和心理特質的類型等,并弄清本市高中階段各類學校的性質、學制、辦學目標、招生要求、進一步深造的余地,以及學校的收費情況、學校離自己居住地的遠近和交通路線是否方便、是否住宿等;第二,如果要報考普通高中,要先了解目前自己就讀區縣所處的位置或自己就讀的初中,近年來的錄取普通高中的情況,如考進市重點、區重點的人數等;最后,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學校所處的位置,對照往年像自己這樣情況的考生,可以考進什么樣的學校,大致確定自己要報考哪一類學校或專業。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